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愛的遊戲
登錄號:08800224的圖片(088002240000.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張
登錄號:08800224的圖片(088002240000.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張
謝里法
藝術類\版畫
1968
凹版版畫/金屬版(鋅版)/蝕刻(硬防腐蝕劑腐蝕,細點腐蝕)
國立臺灣美術館
08800224
2018年以八十歲高齡榮獲行政院第三十七屆文化獎的謝里法(1938-),是美術史論家、小說家、詩人、策展人,也是跨越材質從事版畫、油畫、雕塑、觀念、地景之各種類別藝術創作的藝術家。早年的版畫創作,曾經於1971年獲得全國美展版畫部第一名,並多次展出於國際性大展,獲得法國國家圖書館及美國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典藏。為其版畫創作生涯,締造出1964年至1975年的「版畫黃金十年」。
謝里法因為法國「五月學潮」,1968年自巴黎轉往美國紐約,入「西貝茲藝術家之家」(Westbeth Artist Housing)的版畫工作室,這件《愛的遊戲》即為當時的版畫創作。作品所描繪的是一位被四面高牆圍堵而受拘禁其中的女人,有兩面高牆布滿不規則變形蟲般、深淺交相混雜所形成的喧擾,女人卻不為所動,將全副注意力投注在眼前地面棋子的搬動。地面以狹長線條刻劃猶如競技場上的跑道,標示著數字或字母符號的棋子,正在跑道上奮力競爭奔跑,殊不知這只是一場女人擺佈下愛的遊戲。僅是明度變化而無色彩使用的畫面,營造出陰鬱的神祕氛圍,呼應著隱藏愛情背後強有力的那股無形力量,以及陷入愛情遊戲其中卻身不由己的被動無奈。
出處:徐婉禎,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謝里法(1938-),本名「謝理發」,生於臺北市永樂町(戰後更名「迪化街」)。
1955年考入「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系」(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受教於孫多慈(1913-1975)、廖繼春(1902-1976)、馬白水(1909-2003)等。在學期間第一屆「五月畫展」於1957年舉行,謝里法1959年畢業,與李元亨(1936-)成為應屆被挑選的兩名畢業生,隔年提出《忘》、《麗》、《離》三件作品參展,成為「五月畫會」成員之一。
1964年留學法國,和廖修平(1936-)、陳錦芳(1936-)被譽為「巴黎三劍客」。1968年巴黎爆發「五月學潮」而轉往美國,因遭列「黑名單」而直至1988年才得以返臺。自1964年始、訖至1975年期間,謝里法以創作版畫為重心,作品展現媒材、技法、地域、主題的跨界嘗試,1971年〈構成〉榮獲「第六屆全國美展」版畫類首獎。作品於國內外皆有展出、多次入選國際大展並受國際間重要藝術機構收藏,有「版畫黃金十年」之稱。
1975年同時於《雄獅美術》、《藝術家》開闢專欄,1978年分別集文出版《珍重阿笠─在信中與阿笠談美術》(1989年改名《美術書簡》)與《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史》,後者為臺灣出現之第一本美術史研究專書,自此奠定其臺灣美術史論著的領航地位。重要出版尚有:《臺灣出土人物誌》、《重塑臺灣的心靈》、《我所看到的上一代》、《紫色大稻埕》、《變色的年代》與《原色大稻埕─謝里法說自己》等,對臺灣藝術發展影響甚鉅。其藝術創作媒材形式多變,也從事藝評與策展,晚年聚焦在「臺灣牛」的描繪。重點作品有:「嬰兒與玻璃箱」、「戰爭與和平」、「山上一棵樹」、「給聖者的獻禮」、「垃圾美學」、「卵生的文明」、「借力空間」、「牛的㐀型」、「漂流光座標」、「與地魔共舞」、「素食年代─牛的四頁檔案」、「不滿之見─繪畫最佳完成狀態探討」、「牛犇牛」等系列,寄寓創新、洞見、反思於作品之中。
感念其對臺灣美術的貢獻,2008年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辦「紫色大稻埕─謝里法七十文獻展」、2013年獲國際藝評人協會終身成就獎、2018年榮獲行政院第三十七屆文化獎。
出處:徐婉禎,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瀏覽過這件藏品的人,也瀏覽過
藏品(紅鬍魁蛤)的圖片
藏品(淡水風景(淡水))的圖片
藏品(鉛筆)的圖片
藏品(臺南西港慶安宮香爐)的圖片
藏品(盤龍對瓶)的圖片
藏品(大輿出版社〈十二萬分之一臺南縣行政全圖〉)的圖片
藏品(大正製造屏東原住民家屋)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