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圓形米斗
登錄號:2000.001.0044的圖片(20000010044_I001.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0.001.0044的圖片(20000010044_I001.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0.001.0044的圖片(20000010044_P001.tif)(CC BY-NC),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0.001.0044的圖片(20000010044_I002.jpg)(),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0.001.0044的圖片(20000010044_I003.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0.001.0044

尺寸:25.7 x 25.3 x 24.9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推測年份(西元):1906~1945
年代描述:1906年臺灣總督府頒佈《臺灣度量衡規則》,規定除特許外,度衡量器的製作、修復及販賣均由官製、官營。
類別一:器物類,商業財產,計量
創作者/製造者:臺灣總督府
製造地:臺北
關鍵詞:度量衡、官斗、量器、度量衡所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木製圓形量器,上記有「官」、「五升」及「殳用」(已模糊,推測可能為「穀類用」),此米斗容量為五升,依日制約9000毫升。
2.米斗為米穀主要的交易衡量器具,清代主要為方形,至日治時期多為圓形且為官製官營,販賣者需持有臺灣總督府核發之販賣量器許可證;米斗製作材料有木製、竹製、籐編等,其邊角處有時會額外鑲嵌銅皮進行加固,以防止磨損。米斗除了作為米穀交易衡量器具外,在某些地區也有財富地位的象徵。
參考資料:1.米斗,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常設展線上學習平台,https://the.nmth.gov.tw/nmth/zh-TW/Item/Detail/8f0369ac-145b-4956-8022-0d68b046dcce(瀏覽日期:2019/07/10)。
2.陳慧先,2008。「丈量台灣」-日治時代度量衡制度化之歷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C
編目日期:2019/07/10
已瀏覽清單
藏品(空間圖誌系列)的圖片
藏品(撻獅(一))的圖片
藏品(胭脂紅釉靈芝紋圓碟)的圖片
藏品(刀)的圖片
藏品(日治時期礦工工作木牌(陳慶雲))的圖片
藏品(泉州傀儡戲偶-白奸)的圖片
藏品( 3.旗頭(龍頭彎、長形)4支)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