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選擇查詢類別
 
::: 藏品小故事 回上一頁
故事標題:台灣少年小說第一筆
作品小故事:
  有人說,寶刀伴俠客,名劍配英雄,那麼專職作家的裝備是會是什麼呢?

  今天不是要打拳賣膏藥,而是要談談「台灣少年小說第一筆」的作家李潼手裡拿的那枝筆。

  隨著時代改變,提筆寫字已不是許多人的日常,而是用電子產品進行文書處理,不論修改、存取、交稿都很便利,對於與字為伍的作家們來說,透過電子工具進行創作習以為常,就連資深作家也免不了順應時代,成為「電腦阿嬤」或「電腦阿公」。但還是有些作家堅持這項「手工藝」,例如黃春明、王文興、席慕蓉,以及已過世的余光中、李永平、李潼等人。

  李潼喜歡寫字,與筆的因緣打小就結下了。他喜歡可以各種可以在紙上留下記號的筆,小學低年級用鉛筆寫字,升上高年級時接觸鋼筆。他說:「派克二十一型鋼筆配上派克墨水,是當時最高的書寫裝備,老師們也少有人使用。我們頂多有一枝SKB配銀行牌墨水便要偷笑了。」也提到當時有一種「飛鏢筆」,雖是地攤貨,但好寫又不怕摔;台灣早期的電線杆、路燈杆是木製,小販會在介紹鋼筆時拿來當靶射(照現在的標準來看是破壞公物,小朋友不要學),鋼筆頭沒入木頭,拔起來仍好寫,愛寫字又愛筆的李潼自然不會錯過。

  對李潼而言,用鋼筆寫字除了有「告別幼稚」之意味,其實還有環保的概念在裡頭。當年不是沒有原子筆,但是「原子筆在那時還剛起步,製作粗糙,時有出水不順或筆端油漬太多的毛病,而且售價不低,居然還是用過即丟。」惜福愛物的李潼,首選當然可以用很久的鋼筆,而且用的是吸墨器式或活塞式的鋼筆,因為李潼小學四年級時被媽媽指派去買油,還騎著腳踏車特地繞了好大一圈去買瓶裝鋼筆墨水!只是後來原子筆還是成為市場主流,李潼創作初期也是以原子筆寫稿,過了幾年,覺得是時候了,才利用某次到台北的機會,買了人生第一支萬寶龍鋼筆──大班NO.146。從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的李潼手稿來看,《林臺灣民族運動倡導著:林獻堂傳》與《屏東姑丈》(劇本,稍早寫成的同名小說還是用原子筆寫的)已使用鋼筆寫作,從兩本著作的出版時間來推測,買筆的時間點大約略落於1990年前後,正好是李潼將職業欄登記為「作家」後不久。據李潼夫人事後回想,可能是人高手大的李潼,用鋼筆才好握好寫。文友也說李潼「喜歡用粗線條的鋼筆寫作」。

  這第一枝萬寶龍鋼筆,用了大概20年,若不是筆身裂開,還捨不得換呢!筆上刻著他的筆名與電話,以防不慎遺失時,拾獲者可以據此聯絡、歸還。不過,鋼筆還是在家使用為多,甚少攜出,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他使用的是活塞式入墨系統的萬寶龍鋼筆。手持這支筆身有觀墨窗的鋼筆創作,一旦發現墨水差不多到達下水位,李潼便不急不徐的轉開寫作桌上的派克墨水瓶,先旋出筆桿尾端的活塞旋桿,讓筆尖浸入墨水,再緩緩旋入活塞旋桿,將筆尖筆舌拭淨後繼續寫作。Parker Qunik黑色墨水是李潼慣用的型號,墨色和價格皆是萬中選一,何況身為一個曾經「一個月用掉半瓶派克墨水」的多產作家,若是使用用完即丟的卡式墨水夾或原子筆,或是CP值不高的墨水,李潼恐怕也擔心「被雷公打死」。

  李潼有慣用的筆跟墨,那麼稿紙呢?曾經有學生打電話問李潼寫作用什麼筆、墨水和稿紙,他也如實相告,稿紙用的是600字的「自用稿紙」。如果找一些作家手稿來看,可以發現有些作家是買到什麼就用什麼,不太講究稿紙的字數或廠牌,或者不一定使用稿紙書寫;有些作家則也使用自用稿紙,上面通常印有作家名,像是席慕蓉稿箋、陳秀喜用稿,或是印有特定地點,像是楊逵的資生百花園稿紙。字數或樣式則不太一定。而李潼習慣使用600字稿紙,在還沒有自用稿紙前,用過富強牌、日昇牌、飛機牌,或印有It i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或完全沒有標示的稿紙,不論什麼牌,共通點都是600字,方便計算完稿字數。至於每位作家都有用自用稿紙的原因,李潼的原因之一,與稿紙的味道有關,他說:「我對稿紙有特別喜愛的味道,某些稿紙的味道有一點怪怪的,像某牌,我就很不喜歡,因為你就會在那個地方『停電』,因為你要跟它廝磨那麼久,一直要俯瞰它,那個味道一直衝著你,我要某一種味道來寫。」李潼對周身事物觀察的敏感度,也用在了稿紙上。

  就時間上來說,李潼先買了萬寶龍鋼筆之後,才有自用稿紙,啟用時間落在1993年前後。《少年龍船隊》完稿於1993年2月,寫了約三分之二的篇幅,稿紙就從日昇牌換成左下角印有「李潼文字」的自用稿紙,「李潼」兩字不是一般印刷字體,而是作家親筆簽名,說不定正是他以萬寶龍鋼筆寫的呢!

  從筆、墨、紙三樣寫作配備,可以感受到李潼對於寫作的一些堅持與信念。當時一萬元左右萬寶龍鋼筆,對於寫了幾本書獲得幾個獎項的李潼來說一樣是可觀的支出,但用的時候會有靈感,寫得順手,用了20年左右,寫出幾十本好作品,李潼可是把萬寶龍鋼筆運用的淋漓盡致呢!


參考資料:
1. 向陽。《寫字年代-臺灣作家手稿故事》。臺北:九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2. 李潼。〈騎術巡迴展〉。《少年青春嶺》。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
3. 李潼。〈文學創作的宿命色彩〉。收於桂文亞主編。《呼喚:李潼少年小說的聲音》。臺北:民生報,2003年。頁26-30。
4. 李潼。〈來來去去的寶貝們〉。《油條報紙.文字夢》。臺北: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2013年。頁201-210。
5. 張友漁。〈那一年……李潼打了一通電話給我〉。《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90,李潼》。臺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2016年。頁192。
6. 〈愛薇女士訪談整理稿〉,收於賴以誠,《少年小說文學空間類型與想像──以李潼宜蘭書寫為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頁318。
7. SKB-文明鋼筆股份有限公司,網址:http://www.skb.com.tw/。
8. 玉兔鉛筆學校,網址:http://www.rabbit1.com.tw/about.html。

(撰稿人:洪千媚)
::: 地址:台南市70041中西區中正路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