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選擇查詢類別
 
::: 藏品小故事 回上一頁
故事標題:吉娜的織布機
作品小故事:那是一座清新、明亮的小山丘,是適合疲憊的族人歇腳的地方;也是精靈像孩童般嬉戲的好地方。從烏瑪斯身邊經過的山風夾雜著掃過大地,創作出斷斷續續的山林音樂;那是山風引領萬物頌讚大地的妙音。
「烏瑪斯……烏瑪斯……,你在哪裡?」瑪拉絲的聲音在寂靜的空氣中爆開。
「吉娜註1,我在這裡。」他看不見走來的瑪拉絲,此時她正被蓬鬆的苧麻纖維掩蓋著,烏瑪斯急忙迎去接過濕濕白白的苧麻纖維。
前幾天,烏瑪斯陪著達瑪註2.巴尼頓到部落附近的溪澗,採集苧麻,當場剝開樹皮,綁成一綑一綑地背回家。繼續用竹片製成的刮皮具,將苧麻穿過其中,用手壓緊竹片將毛茸茸的表皮刮乾淨,刮兩遍之後,留下一大堆純白、潔淨的纖維片。

「烏瑪斯,你把苧麻纖維分成一半,一半丟入鍋中,一半放在地上。」瑪拉絲一邊攪拌大鍋中的纖維,一邊倒入大量的白火灰。
烏瑪斯看著地上的纖維問:「另外一半要做什麼?」
「我要將它們染成不同的顏色,點綴在衣服上。」
「什麼顏色?」
「各種顏色──像大自然的顏色一樣。」
當大鍋中的麻線和火灰已經攪拌均勻,鍋裡的水也煮滾了就可以用木棒把麻線撈起來,放到引水道下面,讓乾淨的泉水沖掉殘留的火灰
「烏瑪斯,你把雞舍旁的長竹竿搬過來。」
瑪拉絲把沖洗乾淨的麻線團移離引水道,開始將每一片纖維撕成是和紡織的細麻線,然後整整齊齊地晾在竹竿上,下雨天也不用理會,讓雨水把殘存的細灰沖洗得更乾淨。但染上顏色的麻線就不能拿到屋外曝曬,只能放在屋內通風的地方,用風的力量留住美麗的色澤。

幾天後,瑪拉絲看見麻線已經輕盈地在風中飄舞。她撫著舞動的麻線,抬起頭,瞇著眼看了看天空,彷彿感謝太陽的幫忙,然後就像抓取風中的飛花一般,一把一把地將麻線取下來。
她將較粗的麻線和細的麻線分成兩堆,粗的交給巴尼頓用木臼來舂,細的則由自己放在簸箕上踩踏。她還特別叮嚀達瑪在木臼中多放一些小米糠,讓舂過的麻線變得光滑、柔軟,如此不但利於編織成布,也讓布匹顯得更加光亮、華麗。
「用花生不是更好?」花生是富含油脂的果仁,族人也常常在舂麻線時加入花生。巴尼頓覺得自己的想法相當優秀,他自信地看著瑪拉絲如此問道。
「小米糠是剩餘的東西,花生可是實在的食物。剩餘的不用卻用實在的食物,浪費啊!這樣的行為,你不怕神靈會遠離我們的耕地嗎?」瑪拉絲卻用不解的眼神回應他,不明白這男人為何會有如此浪費的愚昧想法。
充滿米糠油的麻線,經過風吹日曬之後,柔韌中帶著獨特的潔淨,瑪拉絲任不住把玩在手上:「這次整理出來的麻線比以前漂亮多了。」

織布機是由許多小工具架設組成的;其中包含Tuhlul、Papavu、Gigihgi、Isulu、Matvai。一些奇形怪狀的小零件,都能讓大家迷糊半天,絞盡腦汁拚命思索,彷彿遇見了陌生人。但在能幹婦人的巧手與合作之下,許多的問題就像風般地一閃而逝。
由於傳統宗教信仰和禁忌的約束,織布的工作是孤獨又辛苦的歷程。婦女們必須獨自躲進穀倉或織布房進行織布的工作,期間不能與家人共食,自己在小屋裡舉炊飲食,剩餘的飯菜是不能隨意丟棄或送給家人食用的。如果觸犯與家人共食的禁忌,織出來的布會經常斷裂,嚴重的話,婦人本身會喪失織布的技巧和能力……。

「這樣不是要很久都不能見到吉娜嗎?不,我不想要這樣……。」靜靜躺在我膝上聽故事的女兒,這時不同意地抗議起來。
「Athah chichindun ? Papainuk tu uvath (為什麼要請吉娜編織衣料?因為要給小孩穿。)」孩子的吉娜輕輕吟唱起婦女織布時常唱的傳統古調。
「為了不讓家人裸露身體寒冷過冬,」我摸摸女兒的頭,輕聲解釋:「織布的吉娜總是忍著對孩子的思念,日夜不停地躲在織布房,辛勤、孤獨的織布,只希望讓家人盡速穿上美麗且溫暖的衣飾。」
「真希望可以在吉娜織布的時候陪在她身邊,這樣吉娜就不會孤單。」女兒和她吉娜相視而笑。
「對了,明天的頒獎典禮你穿什麼?」妻子轉過頭來問我。
「穿妳做的那件背心,好嗎?」
「是背後有三個人排排站的那一件嗎?黑色的。」女兒也興奮地加入討論。
「就是妳吉娜親手為我做的,鑲滿彩色珠子跟硬幣的那一件。」我對妻子眨眨眼。
「達瑪得了什麼獎嗎?為什麼要去參加頒獎典禮。」
「是啊!達瑪寫的書得了『臺灣文學獎』,剛剛說給你聽的故事也有在書裡面喔。」
「真的嗎,是什麼書?」
「這本書叫《玉山魂》。我希望讓更多人透過這本書,更認識布農族人生活的精神與價值,更再一次看見生命之美。」

註1:「吉娜」為布農語,指母親。
註2:「達瑪」為布農語,指父親。


參考資料
一、 霍斯陸曼.伐伐,《中央山脈的守護者──布農族》,1997年10月,臺北板橋:稻鄉。
二、 霍斯陸曼.伐伐,《玉山魂》,2006年12月,新北:INK印刻。

(撰文者:黃敍慧)
::: 地址:台南市70041中西區中正路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