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選擇查詢類別
 
::: 藏品小故事 回上一頁
故事標題:仁心戴土公與近代臺灣護理寶典
作品小故事:終於讓我等到了這麼一天!
我抱著剛出刊的《臺灣教會公報》飛快地往家裡的方向跑,元月早晨的寒意也擋不住此刻我內心的激昂,隨著急促的喘息,我感覺到血液正快速地奔竄全身。
「你們快來看,戴醫師要招考看護婦啦!」我舉著手中的報紙,迫不及待地想告訴我的家人們,這個期待已久的好消息。
「哦,戴仁壽醫師年底才出了一本看護學手冊,這麼快就要開始訓練看護婦啦?」溫熱的香氣伴隨著母親從廚房探出頭。
「這則刊載上說,會以去年出版的《內外科看護學》作為看護學教材。」
「但那是看護學專業的手冊,看得懂嗎?」父親摘下眼鏡,加入談話。
「沒問題的,手冊內容是用白話字書寫,在教會所學的正好派上用場。」

然而,一直到這本書的重量加在我手中,我才真實地感受到《內外科看護學》的編寫與出版是多麼重要且浩大的工程。
「拿到這本書,我們要非常感謝主。透過陳大鑼先生的編譯經驗幫助我們完成翻譯,也透過瑪嘉麗女士的護理專業幫助我們多次校對,才誕生了現在各位手上這本書。」
「書裡面有很多插圖呢,也有彩色的。」同學們紛紛興奮地提出觀察。
「是的,為了讓大家有更好的理解與更精確的操作,體貼細心的戴醫師,親手繪製了上百張示意插圖。」
「請問最後面幾頁是什麼,怎麼內容有白話字、漢字,也有英文呢?」
「那是這本書的詞彙對照表與索引,讓大家學習應用較普及的專業術語……」。
聽到這裡我已熱淚盈眶……。
雖然我曾受過公學校的教育,但是學到的幾乎僅有被定為「國語」的日本話,政府給予殖民地人民的教育資源是少之又少,更別提身為一位姑娘,能分到多少教育的碎屑?
然而這本書的出現扭轉了這樣的狀態。
使用最普遍的語言拼音,白話的敘述以及大量的示意圖片,讓沒有機會接受教育的人、女性,也能輕易地閱讀、學習護理知識,並且得以快速應用在身旁常見的醫療困境中。在各地服務的外國宣教士更是人手一本,讓基礎的醫療、護理資源能深入鄉鎮。我相信這本書能夠更根本地改善我們的醫療情況。

我到臺南新樓病院學習看護學後不久,適逢戴仁壽醫師八年任期結束,加上夫人瑪嘉麗女士健康狀況不佳,於是戴醫師提出辭呈,兩人返回英國。
三年後,我完成看護學訓練並通過考試,終於獲得卒業證書以及正式錄用,開始在臺南醫館擔任看護婦。每天的工作除了照料病患,大概就是製藥、給藥、助產與消毒手術房、協助大夫進行手術……等。

1923年,我離開家鄉到臺北馬偕醫院支援。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馬偕醫院因經費短缺、人手不足而停業,後來加拿大宣教師會得知戴仁壽醫師在英國進修,並曾在臺南醫館服務多年,且能流利使用臺語,於是希望戴醫師至臺北馬偕醫院擔任院長,並賦以重開醫院之重責。戴醫師重返臺灣,為醫院添購新的醫療設備,並在他優異的醫術及有力的領導之下,讓馬偕醫院再次順利運作、服務病患。
對戴醫師來說,從事醫療工作本是基於基督教的博愛精神,所以除了給予醫療上的診治,他也會透過傳揚基督信仰給予病患及家屬心靈的支持與力量。

戴醫師在擔任馬偕醫院院長兼外科主治大夫時。有一次他替病人動手術,我負責擔任遞送醫療器材的助手,然而在遞送的程序中發生錯誤,他憤怒地將器材摔在地上,當時在一旁的我嚇了一大跳,做錯事情被責備的深切愧疚感浮上心頭,我強忍著淚水、試圖專心完成剩下的手術。
手術完成後,戴醫師把我叫到一旁,對我說:「手術時,必須分秒必爭,器材順序遞送錯誤,延誤手術時間,造成無法挽救的遺憾,非但救人不成,反而成為罪人。」我將眼淚擦乾,用力地點點頭,深刻地反省自己不夠純熟的知識與技術。
從此擔任戴醫師助手的護理人員,各個都格外戒慎小心,準備醫療器材十分周全、遞送動作快速精確。
這讓我想起過去戴醫師在教學生時,他的要求就是:學醫的人最重要的就是求真。他常說:「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一點也不能馬虎,也不能與罪惡妥協。」
同事之間,為戴醫師取了個綽號,叫他做:「戴土公」,或「土公戴」。但其實他是一位心地善良、仁慈、和善、熱誠的宣教師,更是一位對病患體貼入微的良醫。

戴醫師畢業於倫敦大學醫學院,他所受的醫療教育、訓練是相當完整且嚴格的。但這並沒有讓他顯得高傲或疏離,他在看病時,總是用流利的臺語和病患交談,有耐心地解釋治療將如何進行,對於家屬的關懷也不曾輕忽。
他常用的口頭禪是:
「有放否?」以了解病患的排泄是否通暢,來斷定消化器官功能是否正常。
「會疼嗎?」他拿一根針輕輕刺在病患的皮膚,如果神經已經壞死、沒有知覺,就不會疼痛。
他對病患一向輕聲細語,如同對待家人一般細心呵護,讓病患感受到戴醫師殷切的關愛,令人終生感懷。

有一天,有一位痲瘋病人來到醫院,指定要見戴醫師。那人癱瘓在地上,離戴醫師好幾步路,不敢靠近他。那病人看來病得非常沉重,雙手手指頭全部殘缺,只剩下靠近手掌的部分,臉上五官也扭曲變形,睜著兩隻大眼睛,卻沒有表情。
戴醫師問他:「你沒有東西吃嗎?還是來看病?」
痲瘋病人是遭社會遺棄的,他們被隔離在家庭、群體之外,因為病痛侵襲他們的身體,讓他們變得其貌不揚,人們不清楚這種病會如何傳染也不知道該如何預防,加深了他人對痲瘋病人的恐懼。這個人一定是鼓起很大的勇氣才來到這裡。
病人說:「不是,我並得很重,就要死去;但我只有一個要求,讓我死在你們醫院前面那棵樹下好不好?」
病人臨死前唯一卑微的要求,竟然只是想死在醫院前的樹下;但如果答應他,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後果不堪設想。強烈的震撼使戴醫師的良知掙扎不已,最後他痛苦地回絕病人的要求。然而這事件一直盤旋在他的腦際,促使他決心投入痲瘋病的防治工作,作為往後人生的志業。

戴仁壽先生作為一位醫師,他讓醫學與醫術成為更多人的幫助;作為一位宣教師,他以行動實踐信仰並為這地帶來盼望;作為一位啟蒙者,他親身體現了該如何去關懷、善待身邊的人,甚至是比我們弱小的人;作為一個人,他完整了「愛」。


註1陳大鑼(1893-1983):協助甘為霖牧師編著《廈門音新字典》。
註2瑪嘉麗(Margery Miller):專業護理士,丈夫是戴仁壽。

參考資料
一、 陳美玲,〈介紹本土最早一本《內外科看護學》〉,《彰基院訊》19卷5期,2002年5月。
二、 董英義、陳秀麗,《台灣癩病患者的守護天使──戴仁壽醫師傳》,2010年10月,臺南:臺灣教會公報社。
三、 陳文榮,《臺灣痲瘋病救助之父──戴仁壽小傳》,2005年12月,臺北縣政府(2005)。

(撰文者:黃敍慧)
::: 地址:台南市70041中西區中正路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