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一曲難忘(1) 〉:吉他與撥弦的手
無法提供圖檔
作者:李悌欽
文物分類:藝術類\攝影
關鍵字:吉他、手部清晰特寫、琴弦上展現各自的舞姿
藏品描述:這張名為〈一曲難忘〉的作品,由李悌欽攝於1960年代,構圖簡練卻極富張力。畫面中,演奏者的身體全然被隱去,只留下兩隻手與一把吉他,成為視覺的全部主體。這樣的處理彷彿在說,一段旋律的記憶,不需要臉龐、姿態或表情來輔助,僅僅是指尖與琴弦之間的觸碰與震動,已足以打動人心。
攝影者將鏡頭貼近琴頸,讓右手的撥弦動作與左手的按弦指法構成畫面的前後景對比。右手靠近鏡頭,線條遒勁有力,彷彿即將在下一瞬撥出聲音;左手則位於琴頸上,指節微彎,似乎正尋找著一個正確而完美的和弦位置。兩手之間的距離不遠,卻隱含著整首旋律的起伏與節奏。這種遠近安排不僅是技術上的景深展現,也像是在說明:樂曲的內蘊張力,正是在這對手的分工與配合之中誕生的。
在李悌欽的鏡頭裡,吉他不再只是樂器,而是舞臺。琴弦是舞者的足跡,指尖就是舞者本身,在弦上輕跳、推滑、重踩、急停。這種人與物交織的動態,也展現出一種詩意的「去人物化」:一首好歌之所以難忘,可能不是因為誰唱了它,而是因為那段旋律曾在你心裡留下無法抹去的痕跡,就如同這張照片裡,那雙沒有臉孔的手,也能成為觀者心中的主角。
木質相框的紋理延伸出照片的質地感,與吉他的木材形成相互呼應,也讓整體畫面多了一種靜謐、沉穩的氛圍。也許這不是一首可以命名的西洋曲調,而是某個午後,在某間房裡,私密地彈奏給自己聽的旋律。
〈一曲難忘〉是對記憶的凝視,是關於聲音、觸覺與感情的視覺化記錄。當所有裝飾都退去,只剩一對手與一把琴時,留下來的,是永遠無法言說卻不會被遺忘的音樂片段。

鄧博仁–「114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館藏編號:NCP2020-013-0184

典藏單位:國家攝影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