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棟枝
藝術類 - 工藝類
鈉玻璃、硼玻璃
長:45 x 寬:25 x 高:70 (cm)
捐贈
登錄號:20000010004
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
曾棟枝,1958年於新竹出生,他潛心鑽研玻璃瓶重新再利用的環保創作這一領域,曾因研究自製加熱器而成功申請到專利,獲得專利證書後亦嘗試著參加了竹塹美展,而後在新竹市玻璃工藝館參展多次,也曾受邀到臺北市歷史博物館前現場表演。然而,曾棟枝由於長時間暴露在高溫及火光下,即使已用護目鏡做了基本保護,眼睛仍逐漸受到損傷,往後從玻璃藝術的創作者,成為了單純的觀賞者。
本作品名為延伸,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木頭製加上玻璃的基座,另一個是燒瓶加上延伸歪七扭八很長一條的空心玻璃管。本作品充分利用的延伸的主題,以吹製和燈炬作業做各種無限的拉伸,在有限的條件下延伸出各種可能的形狀,為此作品的美學。玻璃的燈炬作業通常指的是使用瓦斯噴火器(火炬,torch)或火焰來加熱和塑造玻璃棒或玻璃管的過程,用於製作各種玻璃工藝品或藝術品,本作品使用透明硼玻璃燒瓶及綠色鈉玻璃瓶頸的部分。這種工藝需要高溫和精準的控制,以便將玻璃管、玻璃棒熔化製作成所需的形狀和結構。準備所需的玻璃管、燒瓶等材料,以及加工工具,如瓦斯噴火器、鑷子等。現場需準備工作台和安全措施,確保工作環境安全和整潔。
加熱玻璃管:使用燈炬或火焰將玻璃管加熱到適當的溫度,使其變軟再進行塑形及扭曲變形。一旦玻璃管、燒瓶達到足夠的溫度,藝術家會開始利用手工工具(如模具、剪刀等)來塑造玻璃的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