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 藏品資訊
:::

藏品資訊

藏品資訊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1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2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3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4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5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6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7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8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9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10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11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12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13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14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15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16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17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18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19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20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21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22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23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24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25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26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27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28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29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30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31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32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33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34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35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36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37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38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39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40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41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42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43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44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45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46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47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48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49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50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51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52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53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54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55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56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57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58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藏品圖,第59張

圖檔授權標示:


《姜阿蘊透尾全本記》

AA 文學

紙質

1921~1921

長:14.3 x 寬:15.4 x 高:0.9 (cm)

54g

登錄號:2016.001.0003

此本為手抄本、線裝書,已修復過,封面用原子筆寫上「姜阿蘊透尾全本記」;封底用原子筆寫上「弦曲」;書脊用墨水寫上「興業」、朱砂寫上「堂百○」;切口下緣用墨水寫上「大正十年辛酉歲元月吉日立 森記」。裡面內容可分四大項,第一項是寫〈姜阿蘊透尾全本記〉,又稱「姜紹祖抗日歌」,但並沒有完全寫完,只寫到第426句,但全文有856句;第二項是寫戲曲〈破五關〉各角色之詞句,但也未寫完;第三項是寫從戊辰年(1928)到壬申年(1932)的花費記錄,以及民國39、40年借款記錄,使用蘇州碼的方式記錄下來;第四項是寫各戲曲與客家八音的弦曲,如〈將軍令〉、〈一串連〉、〈五更鼓〉、〈三娘教子〉、〈水江二皇〉、〈清晨早〉、〈採連〉、〈九連盤〉、〈瓜子仁〉、〈手株蘭杆〉、〈算命歌〉、〈拾捌毛〉等,這些弦曲使用工尺譜來記錄樂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