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 藏品資訊
:::

藏品資訊

藏品資訊
〈台灣連翹〉第十篇

吳濁流

AA 文學-吳濁流先生

紙質

長:38.4 x 寬:26.8 x 高:2 (cm)

80g

登錄號:2008.006.0788

該藏品為吳濁流所寫的《台灣連翹》第十篇的日文手稿,稿紙是孔雀牌綠線24×25格稿紙,單面書寫,共20張,左上角逐一寫No.16-35。稿紙左右兩側各有兩個大孔洞,疑似是用包背式線裝;四角有訂書針的小孔洞,應為線裝後的補強。第十篇的內容從廣島原子彈寫起,廣島、長崎原子彈慘案並未在臺灣報導,1945年8月15日玉音放送後,大阪每日新報已準備交棒,波茨坦宣言使台灣人與日本人平起平坐。台灣人歡欣期待中國政府的到來,自己成立三民主義青年團、建設三民主義模範省,希望臺灣比日本時代好,而那些「半山」的同學也回來了。戰後創立臺灣新生報,把原本臺灣新報的記者留下,作者因為會中日文而進入編譯部,報紙在228事件前是自由且自律的。伴隨著外省與本省同工不同酬,及各政府處室鞏固自己的勢力,不用臺灣人,此一現象遭各界撻伐,政府為安撫民心打出地方自治,在1946年3月15日辦縣市參議員選舉,但其實是有名無實,實際還是半山與外省把持政權。此外急速的通貨膨脹,使臺灣數次陷入糧食危機,所幸作者有出版《亞細亞的孤兒》(原名:胡志明),免於被拖累。爾後作者因日文版廢刊被裁員,無意進入公賣局,此時民報希望作者過去擔任記者編輯,休息半個月,改進民報工作。此時社會越發不安,社會劇「牆」、「有酒矸可賣無」,反映當時的心聲。民國36年(1947)物價暴漲,一日三漲,人民怨聲載道,此時發生了二二八事件。《台灣連翹》是吳濁流從1971年9月開始寫起至1974年12月29日完成,是用日文所寫,本書由吳濁流本人自身經歷所寫成的,從甲午戰爭開始寫起至雷震案為止,1986年鍾肇政翻譯成中文,整理成冊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