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作者資料-直式[電腦版] 作者資料-橫式[行動版]
:::
丁治磐(1892-1988)
Chih-pan Ting
自題其室曰「補聞齋」。民國前十九年生,卒於民國七十七年。先後畢業於江蘇講武堂及陸軍大學。初習文學,應科舉試,善為文,並擅長書法,又精篆刻。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軍長、參謀長、總司令、青島綏請區司令官,兼行政長及青島區黨政軍聯席會報主席,調任江蘇省政府主席兼中國國民黨江蘇省黨部主任委員,及江蘇綏請總司令,嗣任東南軍政長官公署政務委員,民國四十四年,奉聯為總統府國策顧問。
似公書法嘗受教於外曾祖父姜公有珍及侍張季直先生而得筆法,由把筆描紅而臨帖、而摹碑,先臨顏柳,以固骨力,繼則摹籀篆,以弘體勢,更致力於行草,以肆其旨趣,中歲以後復融李北海、米南宮、蘇東坡及鐘王諸家之精髓,逐自成風格。晚年書法更具蒼勁、神虬騰霄、夏雲出岫莫可窮測,深獲士林推崇。
來台以後,安居多暇,恆博覽群藉,鑑賞金石,吟誦自娛,尤對於文化復興運動之推展不遺餘力。而慕先生盛名者,求書踵接於門,先生不分朝野,悉揮翰以應,於是飛毫拂素,隨處可瞻。似公執筆是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撮管,懸肘為之,末二指雖不禁止搭上筆管,但並非重點,得力處全在前三指。而執筆甚高,多在管端三分之一以上,無論字大字小,皆懸肘為之。而似公常以大筆寫小字,嘗見書六尺之聯,羊豪為之,書畢即用原筆落款,大小懸殊,而能揮流如意。
似公主張習書應由小指入手,他認為小楷是一門很細緻的功夫,能做到一筆不苟,每個起筆、收筆、轉折,都能照顧週到,則大字必然也能有法度,並且小楷也是日常尺牘中常用的書體。似公並以小楷為衡量書家的重要標準,即使兼能各體,而小楷不佳,似公也不欣賞。這或許因為早年曾受過嚴格的小楷訓練,並且從中獲益甚多所致。
先生曾手撰「回想學書時小經驗一文」,闡述執筆、運筆、護筆、磨筆、調墨、伸紙、洗硯、發筆、洗筆等經驗,對於當時的學多所啟發。據似公自述,謂:「執筆宜高不宜低,……。作大字,總要漸漸高懸腕與肘,以便運筆靈活。……作書之際,隨時以筆就硯,調和其墨。俾其著紙時,無滯無暈,墨氣自然均勻。」於書風之轉變,則稱:「繼館閣體之後,我遍臨各家碑帖,真草隸篆無所不習,尤甚篆字更是下了一番功夫研究,因為寫篆,首重中鋒,寫好篆字,書其他字體時,方能不流於俗氣。」
丁治磐先生歷軍政要職,而於詩書有其獨到的表現與見解,或講先生運筆如刀,爽利之筆,老辣姿肆,雄強無匹,先生書名之盛,已與其德業功勛並著矣。(文/陳宗琛)
典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