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作者資料-直式[電腦版] 作者資料-橫式[行動版]
:::
侯聰慧(1960)
Hou Tsung-hui
1960年出生於高雄市。非學院出身的侯聰慧,於高一期間休學,15歲即與家人開設經營唱片行,復學後學習室內設計,高中畢業後19歲即從事室內設計工作。1981年當兵期間因罹患憂鬱症,住進精神病院,出院後在遠親家的養雞場養雞,但因自覺精神狀況不佳,主動住進高雄醫壆院附設醫院的精神科,在住院期間因精神科舉辦一場義賣活動而繪製油畫作品,畫作顯現出他的藝術創作天份。展出後受到藝術界的矚目,繼而獲得許多展覽的機會。1983年跟隨醫師在醫學雜誌《立達杏苑》中擔任攝影記者,因此拍攝了〈龍發堂〉系列作品。〈龍發堂〉系列作品自1983年拍攝後,直至1989年才公開,雖然侯聰慧無意將底片放置如此長久的時間,但以發霉的底片沖洗出來的一張張黑白影像,霉菌擴散在影像中,仿如影中人內心世界的寫照,讓觀者強烈感受到影像中人物的癲狂氛圍與特殊的影像效果。〈龍發堂〉系列作品從紀實性的討論轉向了藝術性的探討,藝術家以晃動、失焦及保存差異等攝影技術上的失準,也讓人將顛狂的人物形象投射至拍攝者自身。1987年後在《人間雜誌》、《自立晚報》擔任攝影記者的侯聰慧,未曾受過學院的攝影藝術教育,因此在攝影與沖洗底片方式上,均依循著自己的經驗進行著,繼而創造出獨特的個人風格。侯聰慧的作品能提供觀者從美學的角度,觀賞其作品中特殊的美感,亦能從紀實攝影的角度,察覺他所關注的社會議題。侯聰慧的創作紀錄著社會底層的人民,如精神病患、勞動階級工人,以及受災戶等,作品無疑地是為社會底層的弱勢族群發聲;正如1980年代黨外人士的抗爭中亦能見到他的身影。1985年以高雄港埠拆船勞工為題材創作的〈拆船廠〉系列及1985~86年間以高雄前鎮草衙地區原住民生活態樣為主題而拍攝的〈都市原住民〉系列等作品,皆展現了侯聰慧對這片居住的土地所投注的關懷與思考。(撰文/侯昱寬)
典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