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作者資料-直式[電腦版] 作者資料-橫式[行動版]
:::
賴新龍(1964)
Lai Hsin-lung
出生於屏東,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1983-1987),期間曾榮獲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之「中華民國第二屆現代雕塑展」(1987)首獎。蘇格蘭鄧肯喬登斯坦藝術學院(Duncan of Jordanstone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修讀藝術創作,1994年英國丹地大學(University of Dundee)公共藝術與藝術創作碩士畢業。回台後主要著力於公共藝術創作,並發表多篇現代雕塑與公共藝術相關之學術性文章,為臺灣公共藝術理論與創作的開路先鋒之一。1999年受邀加入悍圖社,2014年曾擔任第七任悍圖社社長。2006年起於大學任教,曾擔任大仁科技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系主任。賴氏作品亦獲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馬來西亞檳城第一現代美術館、韓國長安美術館等館舍典藏。
賴氏創作媒材相當多元,包含油畫、雕塑、裝置藝術、公共藝術等。自小熱愛藝術,早期作品以繪畫為主,高中畢業後曾於台北青年公園以畫人像維生。就讀文化大學期間的80年代,逐漸開始對雕塑與裝置作品創作產生興趣。於大學畢業前參加「中華民國第二屆現代雕塑展」(1987)並獲獎,也成為賴氏之後持續藝術創作的原動力。在創作媒材上,多以鐵或木等為主;而在題材上主要針對社會與個人省思批判。自英國留學結束返台後,賴氏大量採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創作元素,發展出一系列分析自我到解剖人性的立體作品,其中將「椅子」延伸到概念性的「位子」,成為日後重要的創作語彙與特色。另外在公共藝術領域的耕耘,為90年代前往英國進修時期進行研究與創作;2000年後參與臺灣公共藝術環境的成長。
近幾年賴氏回歸繪畫創作,進行抽象風格的繪畫創作,如2009~2011年的《Line Abstract》系列,如他自述提及展現「時間、速度、及身體行為動作的痕跡」,進而呈現一種強烈的生命感。2015~2020年的《夢蝶》系列,包含「夢蝶與逍遙遊」系列(2016)、「梁山伯與祝英台」系列(2017)、「色彩詩」系列(2019)。 賴氏引用《莊子‧齊物》的哲學思想概念,夢與意識為關注的焦點,呈現如莊周夢蝶般於現實與非現實中來回遊走。透過畫面中的肌理處理,反映出藝術家具身體性的創作痕跡。同時以對摺的方式描繪出對稱、色彩繽紛的圖案。 2015~2018年《內心戲》系列,為對於母親的思念及周遭陰暗人性的觀察後信手繪製。2020年起至今的《藏金》系列,包含「坐金」系列(2020)、「點金」系列(2021),作品畫面藉由自由揮灑的刮擦筆觸以及理性線條的經營,反襯多彩豐富的大面積色塊與多色彩塗抹,賴氏欲營造一種想像中空間深遠的寬闊感。(撰文|賴逸芸)
典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