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作者資料

作者資料-直式[電腦版] 作者資料-橫式[行動版]
:::
劉白(1951-)
Echo Lew
出生於高雄,1983年移居美國,曾於橙縣當代藝術中心(OCCCA)、洛杉磯藝術協會(Los Angeles Art Association)等進行多項個展及聯展,其作品亦為美國、義大利、臺灣等地畫廊及藏家收藏。身為自學藝術家,劉白認為要塑造個人特色必先汲取各家所長,故一則於臺灣省立海洋學院(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就讀期間成立美術室廣結畫友、反覆嘗試當時台北地區畫家的各種技法;二則跟隨畫家陳景容學習素描,並在航行至日本、義大利、南非等地時拜訪各博物館開拓眼界。
劉白早期素描作品多為傳統的靜物、人像等題材,直至2004年數位相機崛起繼而邁入照相領域。而後其受光畫攝影技術(Light Painting Photography),以及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與賽.湯伯利(Cy Twombly)的自動性繪畫影響,於2006年開始將攝影與畫作結合,以長時間曝光、重疊、反白等技術創作實驗性繪畫──譬如該年在洛杉磯小東京的日美文化中心(Japanese Cultural Center)個展「希望之光」(See the Light),即為其開始在油畫中以攝影技術處理各色光線的分水嶺。類似的光繪(Light drawing)技術雖已於二十世紀初至中期發展並進入藝術創作範疇,但劉白作品中融合東方水墨的性質卻使其擁有獨特性。其畫中光線脫離過去表達具象物件的角色,進而集中觀者的注意力在其本身,以類似水墨的皴點、暈染、留白技法劃下時間與抽象情感的印記──如〈音樂節奏〉(2012)即化音符成視覺、〈日本之舞〉(2015)則化舞姿於抑揚頓挫的疊影。(撰文|徐蕙心)
典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