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銘昌(1952-)
Huang Ming-chang
1952年生於花蓮,1975年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1978年進入國立高等巴黎美術學院就讀,於1984年畢業。旅居巴黎7年半的期間,是黃銘昌繪畫生涯的轉捩點,不但奠定了深厚的繪描功夫,也學到古典油畫技法:製作畫布、煮調打底的顏料和膠,然後一筆一筆臨摹經典油畫。在法國期間,黃銘昌的作品曾多次入選大展,不過,由於成長於花蓮瑞穗,他對於台灣的風土難以忘情。因此,黃銘昌在1985年回到台灣,開始用細密的寫實風描繪新店附近、戶外的一片稻田。他對生活環境的觀察是:「巴黎的陽光淡薄,一切都彷彿籠罩在鴿灰色的基本調子裏……在臺灣,一切物象都顯得高麗、溫暖、濃密而濕潤」,可見北方的冷調陽光與南國的旺盛生機之間有著極大的審美差異。
黃銘昌以寫實的理念和技法,經過刻意精雕細琢式的營造,把物象予以「傳真」的表達,他的作品不論是室內系列或是遠眺系列,都呈現高度的寫實性,且他的畫作中,透過光線的詮釋讓整個作品更加真實,「『光』是創作過程的初始,有光才有物體的形象出現,繼而『反射』出色彩,對於以自然為創作題材的藝術家來說,『光』在畫面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元素…」黃銘昌說。所以,「光」是黃銘昌的創作根本,是鋪陳,同時也是結束。(撰文╱陳韻如)
典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