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作者資料-直式[電腦版] 作者資料-橫式[行動版]
:::
蔡水林(1932-2015)
Tsay Shoei-lin
1932年出生於高雄梓官鄉,因父親工作關係,自小即居住屏東南州。蔡水林對美術的喜好原僅止於幼年時,在廢紙和牆壁上的塗鴉,直到就讀屏東師範二年級時受白雪痕及池振周二位老師影響,而正式接觸美術的學習。畢業後,其仍繼續自我研習,並向二位老師請益,另外,購買日文美術書籍亦成其吸收專業知識的重要來源。
一九五四年起,蔡水林開始參與比賽、畫會等活動,且屢有佳續,如全省教員美展、全省美展、全國美展、台陽美展、鯤島書畫展、南美展、南部展、高市美展、東京亞細亞美術大展、韓國文化大賞展、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等。其接觸的媒材涵蓋水墨、臘筆、粉臘筆、油畫、水彩、雕塑等,且利用暑假北上向雕塑家楊英風習藝。
一九六○年,蔡水林參加中等學校教師檢定考試及格而轉任中學美術教師; 一九六六年通過高中教師檢定考試。在教學相長的激勵下,亦促使蔡水林作品有長足的進步。
一九八六年,蔡水林自教職退休後,得以更專注於藝術創作,多年的努力亦受廣泛之肯定與收藏。
整體而言,蔡水林的水彩作品大都為寫生作品,技法上有縫合,渲染、重疊之運用,媒材上亦有與粉臘筆混合使用者,題材上則包含人物、靜物、風景,另有少數作品顯露立體派意象,如一九八三年之「靜物(三)」、「港都夜色」。
其油畫概皆以厚塗為主,且畫刀之運用甚多,取材上則有許多來自水彩寫生之作,然大多已脫離水彩原貌,而另立新意。
雕塑方面,因經濟環境因素,其作品皆以水泥為媒材,造形則以寫意居多,且都以塑造手法,此均與素材本身之特性有關。而蔡水林創作亦擅於運用素材本身特性,表現其對意念。在其作品中,無論主題、內容、素材…相同與否,其均努力賦予作品不同之面貌、意境、生命,並以此為其終生目標。2015年逝世。
典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