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世和(1923-2020)
藝術類 - 油畫
油彩、畫布
1957
116.5×72.5cm
登錄號:04907
二次大戰後,莊世和由日本返回台灣,參與何鐵華在台北推動的「新藝術運動」。何鐵華失勢離台之後,1957年莊世和也返回屏東,34歲的他,開始以潮州為據點,推動現代藝術。此階段的創作,由灰暗的陰鬱夢境,逐漸轉化為明亮綺麗的色彩。根據莊世和的自述,早期他曾想模仿日本同學採用蒼鬱幽暗的色調,但其師外山卯三郎卻鼓勵他從南方的光線與色彩入手,追求屬於南方的現代藝術。《阿里山之春》(1957)便是這個關鍵階段中,較大尺幅的代表作。
畫家本人就喜愛大自然,戰爭期間在日本岐阜縣高山的生活經驗,使他對山林並不陌生,回到台灣之後,也經常造訪北大武山等名山勝景。阿里山自日本殖民時期就是重要觀光景點,千年神木更令人聯想到自然界亙古深遠的神秘氛圍,他曾自述此作:「有人類即有文明,阿里山也不例外,古木參天,山水明媚,美不勝收。尤其春天景色宜人,有桃源之稱。此圖以超現實主義技法構成,構圖分別是採用H構圖以及S構圖配合取景」(莊世和,1994:42)。
《阿里山之春》中,一對蝴蝶翩然起舞,上有飛鳥盤旋。中景則交代了牛隻,人物、魚群皆成雙成對,洋溢著浪漫氣息。S形構圖的河道分佈,雲海的隱沒,推出一個逐漸後退的隱逸空間。幾棵高聳的神木與枯枝,被畫家切成直立線條的片狀物,與畫面兩側被圖案化為圓弧狀的樹叢與山坡,形成某種非合理的景框效果,暗示著這個如夢的祥和幻境,其實是無意識的世界構造。其中,太陽的圓形光暈,兩塊雲層下方被切出漂浮的水平線,以及遠景和近景之間被平整切割的河道,有如超現實主義者常用的階梯,構成了現實的逃脫裝置。
如此非現實的景象,使得象徵古代隱逸理想的神木境域,可被視為藝術家避世返鄉的化外之地。就此而言,莊世和論及《阿里山之春》時所說的「桃花源」,是他引退到潮州時的憧憬,也可說是遠離戰禍之後的藝術家,決心回歸故里、明志自況的重要作品。(撰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臺灣藝術檔案中心主任 蔣伯欣)
註:莊世和,《莊世和畫集:回顧40年邁向21世紀》,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