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根深(1946)
藝術類 - 水墨畫
墨、壓克力顏料、宣紙
1980
45x70cm
藝術家捐贈
登錄號:04998
1979年高雄的「美麗島事件」結束,民主運動雖然中挫,但本土意識已在民間逐漸形成。1980年代初,正逢台灣藝壇的鄉土寫實風潮興起,洪根深開始轉向社會環境的關注,開始一系列有關庶民人物的刻畫。1979年下半年,洪根深開始由水拓(水畫)技巧的山水作品,轉為更能體察時代性的水墨人物畫,他的課題是「要如何釋出傳統的能量」、「如何得聞生存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底層最為無為的大音之響[1]」。 他自省過去的抽象山水實驗,已無法滿足他對社會的觀察與感動,因而發展出個人創作脈絡中獨特的寫實階段,1980至1981年的〈親情〉、〈家人〉即此階段以墨、壓克力顏料繪於宣紙上的重要作品。
1981年12月,洪根深曾在高雄市立圖書館展出「現代人物展」,共分為三個主題,「現實的投影」、「褪色的歲月」、「生活的剪影」三個系列作品,展出了包括〈親情〉、〈家人〉的人物畫。對於鄉土,洪根深說:「鄉土是什麼?是種意識,是對這塊土地認同的情結之多重現象的總和,是一種文化的覺醒,它不是單一的某種表象,而是來自最原鄉最直接的內質內化不摧的城堡。」戒嚴時期,美麗島事件剛結束,洪根深在實景速寫時,也曾遇過警察盤查。在如此的氛圍下,〈親情〉、〈家人〉也曾受邀發表在《文學界》的封面(第3、4集),提供了某種小人物的典型,是過去台灣藝壇中較為少見的市井小民形象。《文學界》也是高雄極為重要的台灣作家群體所創辦的本土文學雜誌,洪根深原本就是文筆好、思路清晰的論述者,因此而與文學運動產生了互動。
《文學界》集刊為1982年由高雄地區作家、詩人所成立的刊物園地。雖然以高雄及南部作家為核心,但不以地域為限,包括葉石濤、鍾肇政、陳千武等重要作家都是主要的發表者。《文學界》的編輯提出「希望臺灣作家的作品能夠有力地反應臺灣這一塊美麗土地的真實形象」、「希望作家『認真地生活』,堅持道德價值觀念,突破禁忌,勇敢,自由地寫出你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體驗和感受[2]」。 自創刊號起,洪根深為此刊物提供畫作,每期設計封面,至第五期才改由林柏樑提供攝影作品為封面。正是在如此大時代的背景下,洪根深由抽象形式轉而投向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期。(撰文|美術史研究者 蔣伯欣)
註:
[1]洪根深,〈春去花猶在〉,《春去花猶在:洪根深水墨人物1979-1980》,高雄市:新思惟人文空間,2011,頁5。
[2]葉石濤,〈編後記〉,《文學界》第1集(1982年1月),頁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