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直式[電腦版] 藏品資訊-橫式[行動版]
:::
讀唇術(二)藏品圖,第1張
讀唇術(二)藏品圖,第2張
讀唇術(二)藏品圖,第3張
讀唇術(二)

黃心健(1966)

藝術類 - 複合媒材

機械裝置,馬達,facebook程式介面,客製化程式

2011-04-01

142×121×20cm

這件作品的靈感,來自於我最近接受到一些facebook的交友邀請,而邀請者卻是一些已經過世的藝術家。例如台灣的畫家席德進,張大千等,都紛紛出現在facebook上,而且朋友成群;這些過去的名人,從墳墓裡爬出來,在facebook上與大家分享他們的藝術光環。數位時代似乎超越了生死的藩籬,死去的歌手Michael Jackson,不但可以拍電影,還可以與活著的歌手混音對唱,完全和生者沒有兩樣。這樣的操作,讓我想到以前的民間信仰,將過世的偉人,從墳墓中祭祀而出,成為民間的神祇;例如行天宮即將過世的武將,轉變為寄託信仰的神像;每當進入寺廟中,看到廣大信眾和神明講述自己生活中的私事與願望;這樣的情境,與自己成為席德進的朋友,在他的網頁上流連忘返,感覺有種異曲同工之妙。這件作品,便是一個實驗,將死去的紐約藝術家Andy Warhol製作成機器人,他可以連上網路,並在自己的facebook上接納交友請求(http://www.facebook.com/AndyWarhol2011),發表意見,閱讀朋友留言,並將留言默默唸出,並隨著展覽,周遊列國。而他「活著」所需的食物,就是他在社群網路的關注與留言,如果有人不斷關注他的話,這件裝置就會持續地運作下去。然而,如果在社群網路上面,不再有人關注他的活動,裝置便會停止運作,也就意味著他的死亡。(作者自述)

登錄號:04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