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根深(1946-)
藝術類 - 複合媒材
墨、壓克力顏料、木板
1983
121x121cm
藝術家捐贈
登錄號:04999
作為一位出生於澎湖、學成於台北,半生長居在高雄的水墨畫家,洪根深對於城鄉變遷,自是有特殊的感懷。這種情懷,與他畢業後,分發赴高雄任教定居所感受到的都市化過程有關。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高雄已從加工出口區逐步邁向重工業的經濟轉型,此時期洪根深的作品,也反映出他在城鄉變遷經歷的心境轉化。
當時,洪根深抱著速寫簿,穿梭在大街小巷,多數是在當場筆墨創作,也有速寫後回畫室再完成的作品,形式上部分作品裱貼冥紙(如高美館典藏的〈紅河戀〉),也有噴漆、灼燒等早期的多媒材實驗。此時期的洪根深,也留下他的自畫像,〈自畫像〉(1983)採用黑白攝影的高反差對比,將個人臉孔安排在側面,採側面入鏡的形式,讓出二分之一的背景黑色空間,誠如詩人對洪根深的描述:「瘦成那一身風骨,搖搖晃晃走不出畫面的執著,色彩裡是現實殘酷的剝離,剝下來赤裸裸直勠入那沉痛的血跡,挖深下去觸及那深深的根[1]。」(撰文|美術史研究者 蔣伯欣)
註:[1]黃樹根,〈探索者〉,《文學界》第2集(1982年4月),頁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