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丕(1955)
藝術類 - 壓克力畫
壓克力、畫布
2021-2022
194x154cm
登錄號:05279
藝術家張新丕曾受西方現代藝術教育與洗禮,曾為奧地利分離派一員,回國後更積極地投入臺灣現代藝術的行列。因此,在藝術觀念上,具有多角度的思考與更深層繁複的操作。以繪畫為例,他一方面著重於視覺的效果與張力,包含畫面結構的安排、色彩層次與筆觸層次等面向;然而另一方面,卻不停留於描繪主題過於單一化的意義指涉,而是試圖從主題延伸出更豐富與多元的交錯語意。以他畫中經常出現的檳榔樹為例,既可以是臺灣農業在全球經濟網絡下的突變元素,也是地方景觀與土地測量的基準點,還是社會人文真實樣態的參照,甚至是情慾流動與肉身存在的象徵符號,上述各種不同脈絡的路徑不斷環繞於檳榔樹,這個由藝術家所展開的符號。
〈守護者〉(2021-22)乍看之下,一位健美的年輕男性農夫與菁仔幼苗並列於畫面中間,似乎有照顧幼苗的意涵,坐實守護者的字面意思。並且以高彩度,甚至是螢光的色彩傳達臺灣南方耀眼的陽光與生命力。然而,進一步細究的話,會發現作品蘊含多重含意。相對於畫面中雄偉陽性農夫的另一邊,則是另一位幾乎與背景色調融為一體的,屬陰性精靈的人形;此外,農夫左手看似托撫著菁仔初生的果實,但其位置卻正好在男性生殖器之處,從該處所透射出來的螢光黃綠色,也帶出曖昧的視覺語意。
顯見,對藝術家而言,檳榔樹本身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描繪對象,也並非僅有單一語意,它與產業、土地、歷史、社會,甚至人的慾望與肉身存在緊密地纏繞在一起,如同真實一樣地複雜。(撰文|鄭勝華 台南應用科大美術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