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直式[電腦版] 藏品資訊-橫式[行動版]
:::
冬祭的舞台藏品圖,第1張
冬祭的舞台

林惺嶽(1939)

藝術類 - 油畫

油彩、畫布

1973

130×194cm

登錄號:04945

〈冬祭的舞台〉是畫家林惺嶽在師大美術系畢業之後、赴西班牙遊學之前的早期代表作。林惺嶽幼年失怙,寄人籬下的經歷,使他鍛鍊出堅強的心志,也因倍嚐人情冷暖,對人世間的現實頗有感觸。此件作品曾被他選用在1975年出版的個人第一本著作《神秘的探索》封面,可見其重視程度。
此書中,林惺嶽曾自述:「隨著成長而來的逐漸明晰的意識,步步澄清了隱藏在朦朧中的自然意象,現實環境的輪廓以一種冷峻而陰沈的型態出現了。許多接續不斷的與信仰相敵對的事物,像灰色的幽靈,湧現在意識的舞台上,攻擊著教條內在化的權威偶像[1]。」此段自述,頗能與此件〈冬祭的舞台〉相互呼應;林惺嶽描繪幽暗深邃的天空下,在猶如廢墟般的祭壇周邊,立著四株嶙峋的枯樹,圍繞著畫作中央的獸骨,上方升起的太陽被遮蔽,微微透出日蝕的暗光,屏風般的間隔著多層次的表象機制,呈顯出令人騷動不安的氛圍。此作祭典的母題、構圖的儀式性,皆與同時期同輩抽象畫家有著共同的關懷。
不同於過去畫家將畫布視為再現真實的窗,林惺嶽認為「繪畫是一種虛幻的真實,虛幻的真實就是夢,夢使『窗』成為『舞台』。」[2] 許多論者已指出,林惺嶽此時期風格雖受超現實畫家恩斯特(Max Ernst, 1891-1976)的影響,但並非直接使用超現實主義的拓印法或刮擦法,亦無前衛藝術強烈的批判性,較多是藉由油彩及玻璃紙黏貼的手法,來模擬超現實氛圍的效果,以體現在理性意識下詭譎的現實。對林惺嶽來說,畫布不是再現風景的窗,而是安排各種客觀景物到一個預設的「主題場景」,猶如一座以屏風作為心理機制、搬演意識元素的「舞台」。無論是獸骨、廢墟、枯樹等意象,都隱含著畫家對時間的遙想,對生命有限的喟嘆,此件早期代表作,亦可反映1970年代初期青年畫家對現代藝術與生命存有的探索。(撰文|美術史研究者 蔣伯欣)

註:
[1]林惺嶽,〈自序〉,《林惺嶽畫集》,台北市:林惺嶽,1973,未編頁碼。另收入〈神秘的探索:創作信念自白〉,《神秘的探索》,台北市: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書評書目出版社,1975,頁2。
[2]林惺嶽,〈窗與舞台〉,《神秘的探索》,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