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直式[電腦版] 藏品資訊-橫式[行動版]
:::
水牛群像藏品圖,第1張
水牛群像

黃土水(1895-1930)

藝術類 - 雕塑

玻璃纖維

1930

250×555cm

黃土水(1895-1930),雕塑作品多取材自台灣農村生活,樸質自然的美學風格流露了台灣的時代精神,曾多次獲帝展肯定,是台灣藝術史中的雕塑先驅。
《水牛群像》歷經了約兩年的製作時間,由紙上構圖、小塊浮雕,最後再擴展為大型淺浮雕,體現了黃土水多年來對水牛的觀察與心得。黃土水原先計畫以《水牛群像》參加1930年第11屆的帝展,不料,在製作過程中積勞成疾,《水牛群像》完工後不久,年僅36歲的黃土水倏然病逝,《水牛群像》成為其最後遺作。
1937年,黃土水的妻子廖秋桂女士將《水牛群像》石膏原作贈予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1983年,文建會(今文化部)成功翻鑄二件銅鑄複製作,分別收藏於台北市立美術館以及國立台灣美術館。鑄銅之玻璃纖維原模則於1995年本館舉辦「黃土水百年誕辰紀念特展」時贈予本館典藏。

黃土水(1895-1930),雕塑作品多取材自台灣農村生活,樸質自然的美學風格流露了台灣的時代精神,曾多次獲帝展肯定,是台灣藝術史中的雕塑先驅。
《水牛群像》歷經了約兩年的製作時間,由紙上構圖、小塊浮雕,最後再擴展為大型淺浮雕,體現了黃土水多年來對水牛的觀察與心得。黃土水原先計畫以《水牛群像》參加1930年第11屆的帝展,不料,在製作過程中積勞成疾,《水牛群像》完工後不久,年僅36歲的黃土水倏然病逝,《水牛群像》成為其最後遺作。
1937年,黃土水的妻子廖秋桂女士將《水牛群像》石膏原作贈予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1983年,文建會(今文化部)成功翻鑄二件銅鑄複製作,分別收藏於台北市立美術館以及國立台灣美術館。鑄銅之玻璃纖維原模則於1995年本館舉辦「黃土水百年誕辰紀念特展」時贈予本館典藏。(更新,2018年彭建安整理。)
----------------------------------------------------------------------------------------------------------------
牧童站立在犢子前面,以小手托撫犢子嘴部,是農村愛惜牛隻,牛與人之間感情流露的表現。依牧童肩膀兩個平面都看得見的情況,人們可以推斷雕塑家擷取畫面時視點的亮度,起碼應在牧童肩膀略高的水平線上方。
由另一角度發現此作,水牛群的腳蹄都在同一邊緣的水平線上,視點的高度就該屬於此線的高度方是正確。本來表現空間,要把景物在不同遠近的位置擺在同一水平線,是屬難度較高的表現法。採用無法借用地面具有距離的空間條件。要來展現空間,是放棄依據及協助的方便條件的。最後只靠唯一借重的垂直面(牛隻)的重疊來利用。牛隻形體的重疊關係,以及形體因高低凹凸所能表現的份量,還有浮雕厚薄外形輪廓的投影,都是表達空間的主要因素。
水牛群像的畫面上,景物外形線條的深淺而產生的清晰或模糊程度,是浮雕表現空氣透視的空間關係關鍵所在。其次此作的構圖是採對稱法,略呈等腰三角形的穩定構圖,想表現祥靜和樂的農村情景。
牛群及牧童們在蕉園下的瞬間一瞥,那種喜悅慈愛流露出早年台灣農村優美善良實在的生活。
簡陋的農家維生工具、畚箕、木桶、斗笠、鋤頭象徵農家的勤勞。綠竹、蘭草、野花野草隱寓著自然的美好環境,這些點綴配襯勾畫出往日本土農村的樸實及祥和的人性美。(舊版)

登錄號: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