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大標題[電腦版]
藏品資訊-小標題[行動版]
:::
罐口-帶紋藏品圖,第1張

圖檔授權標示:


罐口-帶紋藏品圖,第2張

圖檔授權標示:


罐口-帶紋藏品圖,第3張

圖檔授權標示:


罐口-帶紋藏品圖,第4張

圖檔授權標示:


罐口-帶紋藏品圖,第5張

圖檔授權標示:


罐口-帶紋藏品圖,第6張

圖檔授權標示:


罐口-帶紋藏品圖,第7張

圖檔授權標示:


罐口-帶紋藏品圖,第8張

圖檔授權標示:


罐口-帶紋藏品圖,第9張

圖檔授權標示:


罐口-帶紋藏品圖,第10張

圖檔授權標示:


罐口-帶紋藏品圖,第11張

圖檔授權標示:


罐口-帶紋藏品圖,第12張

圖檔授權標示:


罐口-帶紋藏品圖,第13張

圖檔授權標示:


罐口-帶紋

類別:考古標本

年代:5000-4500B.P.

尺寸描述:高度:26 mm、器壁厚度:9 mm、口直徑外:80 mm、口直徑內"60 mm、重量:132.9公克(g)

採集方式:地表採集

採集/發掘者:郭德鈴先生

遺址名稱:八甲遺址

所屬文化:大坌坑文化

器型分類:陶器

質地:細砂陶

製法:捏塑│壓印│燒烤

整體保存狀況:破碎、無法復原

登錄號:20041700116

藏品描述:本件帶紋陶罐口緣殘件標本,為郭德鈴先生採集於臺南縣八甲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大坌坑文化,年代至少在距今約5000-4500年之間。為夾細砂陶,呈橙灰色,部份為灰黑色。口緣為自頸部向上外侈呈直線,圓唇侈口,唇較頸薄,短頸,頸折角轉,體部缺損。口緣內面施有二圈的三斜線劃紋,為對向但不相交的連續但不整齊的三角形。折頸起至體部施印繩紋。八甲遺址此時期的大坌坑文化陶器遺留,以粗繩紋陶為主,常於口緣或肩部以下通體施紋,手製,質地較鬆軟,火候不高,器表顏色變化大,器形有罐、碗等。陶器的紋飾及形制皆為典型大坌坑式,可能為大坌坑文化之晚期發展形式。

藏品描述-授權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