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 藏品資訊
:::
藏品資訊
台南城門照藏品圖,第1張
台南城門照藏品圖,第2張
台南城門照藏品圖,第3張
台南城門照
  • 編號
    • 編 目 號:AH001676-001
  • 主題
    • 關鍵字:清朝時期,臺南,臺南城
    • 分類1:照片影像
    • 分類2:歷史影像
  • 名稱
    • 登錄名稱:台南城壁
    • 中文 名稱:台南城門照
  • -數量-
    • 單 位:
    • 數 量:1
    • 套件說明:AH001676-001 至 AH001676-007 共 7 張為一組。
  • 族群/地點
    • 內容地點:臺南
  • 時代
    • 所屬時代:清朝時期
  • 材質
    • 主材質分類:照片
    • 主材質子分類:黑白照片
  • 尺寸/度量
    • :533  mm
    • :380  mm
  • 外觀描述
    • 顏色:灰黑色
    • 形狀:直式長方形
    • 型制/特徵描述:台南城門照
    • 原件與否:原件
  • 內容/意義
    • 內容摘要說明:台南城門照。
  • -備註-
    • 備 註:標本冊登記AH001676為6張,實際為7張。 
  • 藏品描述
    • 描述:本件為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台南城門照」(館藏編號AH001676-001),本館文典系統所載為「接收」,為接收戰前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時期之藏品,和館藏編號AH001676-001至AH001676-007 共7張同為一組。
      此套7張「台南城門照」照片,目前尚未得知該套照片是何時入藏,根據本館1925年「歷史說明資料」中有2筆有關台南城門歷史沿革的說明,分別是「改建䑓灣府城碑記」、「臺南城址(大南門、半月城)」,這2筆歷史解說都說明了台南城門如何從雍正時期的木柵或莿竹城垣,到乾隆51年林爽文事件後,終於決議興建土城的歷史。而這樣的敘事視角,突顯了清領時期的設官治理過程,特別是城牆各階段的強化往往和動亂有關。
      本件出現於1933年「歷史室陳列品清冊」的「清領時代 3號箱」,當時名稱為「台南城壁」(陳列品3枚照片,另在庫房有4枚,共計7枚)。「清領時代」分為2個展示箱,1個展示箱展示「建城、外國人來航、岸裡社漢化、林爽文之亂、縣印、方志板木等」物件,另1個展示箱則是「牡丹社事件」主題。而「台南城壁」則在第1個展示箱中,偏向清朝設官治理、平亂、教化、歸順等主題展櫃。而其說明亦和1925年說明台南城從雍正年間的木柵城、莿竹城,到了乾隆年間的土城相關說明雷同。因此可推測1925年歷史資料說明,和這套台南城照片可能有相互搭配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