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 藏品資訊
:::
藏品資訊
蜜盤袋衣藏品圖,第1張

圖檔授權標示:


蜜盤袋衣藏品圖,第2張

圖檔授權標示:


蜜盤袋衣
  • 物種分類資訊
    • 界名:真菌界Fungi
    • 門名:子囊菌門Ascomycota
    • 綱名:茶漬綱Lecanoromycetes
    • 目名:茶漬目 Lecanorales
    • 科名:梅衣科Parmeliaceae
    • 屬名:袋梅衣屬Hypogymnia
    • 學名:Hypogymnia metaphysodes (Asah.) Rass.
    • 中文名:蜜盤袋衣
  • 藏品典藏資訊
    • 編目號(藏品館號):TAIMB005223
    •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管理組
    • 取得方式:捐贈/贈送
    • 到館日期:2008/12/24
  • 藏品來源資訊
    • 採集日期:1976/02/29
    • 採集日期(日):1976/02/29
  • 藏品採集地理資訊
    • 國別代碼:TW
    • 國名: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
    • 國家公園/保護區:雪霸國家公園Shei-PA NATIONAL PARK
    • 地名:大霸尖山Dapachienshan
  • 藏品描述
    • 描述:此標本由臺灣重要的植物及地衣學者賴明洲博士 (1949~2007) 於 1976 年 2 月 29 日採自新竹縣大霸尖山境內,並可能由其鑑定做 Hypogymnia metaphysodes,此稱「蜜盤袋衣」。

      標本顏色會隨乾燥過程而改變,新鮮時候的地衣體上表面平滑且通常呈現灰綠色,下表面為褐色或黑褐色,乾燥後上表面呈現黄褐色。

      本種所屬的袋梅衣屬(Hypogymnia),為葉狀地衣,通常它的地衣體形態差異性很大,且下表面通常為黑色,很少呈現像葉片狀散開。蜜盤袋衣(Hypogymnia metaphysodes)的葉體為膨大偏寬且短的條帶狀,近橢圓形或不規則擴展,葉緣為不規則的波浪狀或二分叉狀,頂端為圓形,上表面還有褐色淺杯狀的子囊盤(地衣的有性生殖器),通常成熟的子囊盤會有膨大狀,有些形態長的跟蜈蚣衣屬(Physcia)有點相似,通常生長在樹幹分叉處或環繞樹枝生長,比較少生長在岩石上,袋梅衣屬主要分佈於台灣中、高海拔地區出現的頻率較高(例如:新竹縣大霸尖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