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 藏品資訊
:::
藏品資訊
老虎顱骨化石藏品圖,第1張

圖檔授權標示:


老虎顱骨化石藏品圖,第2張

圖檔授權標示:


老虎顱骨化石
  • 藏品記錄
    • 編 目 號:I04002B
    • 中文 名稱:老虎顱骨化石
    • 數 量:1
    • 單 位:
    • 取得方式:購置/購買
    • 到館日期:1982/02/25
  • 藏品描述
    • 描述:此標本尺寸長197mm、寬130mm、高108mm,採集點不明。對於臺灣的哺乳動物化石種類來說,屬於很稀有的物種,可以從標本看到它只剩下顱骨部位,和一邊斷掉的顴骨,其餘的上顎骨、鼻腔和牙齒均已失去。在已發現的哺乳動物化石中,食肉性動物較不常見,相當於現代的草食性動物與肉食性動物的比例。從化石的礦化情形和顏色來看,像是菜寮溪這種沉積環境所產生,但仍難以判斷標本的詳細出土地點。

      虎類是由距今七百萬年的上新世開始出現,由古食肉動物進化來。第四紀冰川期後,古貓類中只有真貓類存活下來並演化為貓亞科和豹亞科兩個分支,現代虎即從豹亞科繼續演化而來,研究顯示華南虎的頭骨結構及皮毛顏色最接近於原始虎,應該是各亞種的祖先。在臺灣,包含澎湖水道或本島地區所發現的虎類骨骼中,物種都接近現代虎,雖臺灣本島自全新世以來沒有老虎物種的存在,但老虎化石的發現卻能證實臺灣曾有過它們的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