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 藏品資訊
:::
藏品資訊
皮影戲偶—武淨藏品圖,第1張
皮影戲偶—武淨藏品圖,第2張
皮影戲偶—武淨藏品圖,第3張
皮影戲偶—武淨
  • 編號
    • 編 目 號:AH003427-001
  • 主題
    • 分類1:工藝藝術
    • 分類2:戲劇
    • 分類3:皮影戲
  • 名稱
    • 登錄名稱:皮影戲偶
    • 中文 名稱:皮影戲偶—武淨
  • -數量-
    • 單 位:
    • 數 量:1
    • 套件說明:AH003427-001 至 AH003427-255 共 255 件為一組。
  • 材質
    • 主材質分類:
    • 副材質分類:IC
  • 尺寸/度量
    • :345  mm
    • :115  mm
    • 其他測量值:含桿長 580 mm
  • 外觀描述
    • 原件與否:原件
  • 內容/意義
    • 類型/功能:"1.皮影戲又名皮猴戲為燈影之一種 以素紙羊皮或木板雕鏤人形附彩色妝飾扮演神蹟史實辨忠奸「惡善」寓意褒貶 我國見諸唐宋 尤盛於清 考其源有謂始自回教經印緬爪哇暹邏而輸入亦有謂始起源於我國隨元代之征伐而西漸 迄無定論 本館陳列者系採自南洋爪哇皮影戲富有音樂舞踊演藝之情趣 宜流傳不替為近代電影之始祖。 卅九、八、卄六 2.皮影戲在我國起源甚早,根據吳自牧夢梁錄,可知宋代即已流行,其後南傳,復因漢人之拓展台灣而傳入本島。過去在島內各地曾頗盛行,今則僅有高雄、屏東兩地有碩果僅存之數班了。 台灣的皮影戲,以牛皮鏤雕彫成影偶,俗稱「皮猴戲」,可能因其影偶形貌作猴形。 影偶之製作,先鉤劃輪廓,製成紙形,然後自紙型描入牛皮,鏤刻彫空,再施塗顏料,熨燙定綴而成。牛皮以潔白為上乘,刨製刮平後,反覆磨擦,使其發亮,彫刀多以雨傘骨磨製而成;櫥中所陳列,即為其例。顏色有黑、綠、紅、黃、青蓮和金色諸種,塗料有濃淡之分,但均兩面設色。定綴後以胡琴之二絃線為最佳,每綴一處,均兩面打結。定綴後,裝附竹杆以便操縱。 皮影戲,除影偶外,有道具和佈景之製作,其方法與影偶相同;櫥中亦示其若干例。 台灣的皮影戲,用影偶映照於白布幕上,昔日在鄉村映照,多利用牛車為舞台,布幕張置牛車之一側,車上裝置油燈,將影偶之形態,映照於白布幕上,今則有專製映台,並已利用電燈作為照明了。右櫥所裝置,為晚近通行映照方法之大概。櫥中戲齣示西遊記過火燄山之一幕,角色有孫悟空、唐三藏、沙僧、豬八戒、牛魔王、鐵扇公主、小妖。 台灣皮影戲之戲齣,以西遊記、封神榜、三國誌、水滸傳、桃花過渡等為最流行。 本櫥所陳列,為封神榜之若干角色,有通天教主(騎鳥)、申公豹(騎虎)、元始天尊(騎四不像)、李老君(騎獨角牛)、女妖及獸妖等。"
  • 藏品描述
    • 描述:1.皮影戲又名皮猴戲為燈影之一種,以素紙羊皮或木板雕鏤人形,附彩色妝飾,扮演神蹟、史實,辨忠奸「惡善」,寓意褒貶,我國見諸唐宋,尤盛於清,考其源有謂始自回教,經印緬爪哇暹邏而輸入,亦有謂始起源於我國,隨元代之征伐而西漸,迄無定論。
      2.皮影戲在我國起源甚早,根據吳自牧夢梁錄,可知宋代即已流行,其後南傳,復因漢人之拓展台灣而傳入本島。過去在島內各地曾頗盛行,今則僅有高雄、屏東兩地有碩果僅存之數班了。台灣的皮影戲,以牛皮鏤雕彫成影偶,俗稱「皮猴戲」,可能因其影偶形貌作猴形。影偶之製作,先鉤劃輪廓,製成紙形,然後自紙型描入牛皮,鏤刻彫空,再施塗顏料,熨燙定綴而成。牛皮以潔白為上乘,刨製刮平後,反覆磨擦,使其發亮,彫刀多以雨傘骨磨製而成。顏色有黑、綠、紅、黃、青蓮和金色諸種,塗料有濃淡之分,但均兩面設色。定綴後以胡琴之二絃線為最佳,每綴一處,均兩面打結。定綴後,裝附竹杆以便操縱。皮影戲,除影偶外,有道具和佈景之製作,其方法與影偶相同。台灣的皮影戲,用影偶映照於白布幕上,昔日在鄉村映照,多利用牛車為舞台,布幕張置牛車之一側,車上裝置油燈,將影偶之形態,映照於白布幕上,今則有專製映台,並已利用電燈作為照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