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 藏品資訊
:::
藏品資訊
乾隆34年李長匠差所繪東勢角一帶形勢圖藏品圖,第1張

圖檔授權標示:


乾隆34年李長匠差所繪東勢角一帶形勢圖藏品圖,第2張
乾隆34年李長匠差所繪東勢角一帶形勢圖藏品圖,第3張
乾隆34年李長匠差所繪東勢角一帶形勢圖
  • 編號
    • 編 目 號:AH002244
  • 主題
    • 分類1:歷史畫
  • 名稱
    • 登錄名稱:東勢角新莊地方形勢圖
    • 中文 名稱:乾隆34年李長匠差所繪東勢角一帶形勢圖
    • 其他名稱:全集題名:岸裡大社文書
  • -數量-
    • 單 位:
    • 數 量:1
  • 時代
    • 製作/使用時代:清朝
  • 尺寸/度量
    • :450  mm
    • :515  mm
    • 其他測量值:外軸長605mm.外軸寬670mm.
  • 外觀描述
    • 原件與否:原件
  • -備註-
    • 備 註:省立臺中圖書館移交
  • 藏品描述
    • 描述:本件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軍工匠寮的匠差李長所繪製的東勢角形勢圖。彰化縣於雍正三年(1725年)設置軍工匠寮,募匠入山取樟木供應水師戰船木料,有匠丁、匠首等編制可憑照進出番界,最初由通事張達京兼採料的軍工匠首,張達京被革職後,先後由鄭成亮、鄭成鳳接替匠首一職。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鄭成鳳以界內山林砍伐殆盡,稟請移往界外的東勢角採料,雖然官方未馬上應允,但鄭成鳳逐漸朝東勢角推進。本件可看出大甲溪南北岸各有一處軍工寮已迫近土牛分界,而大甲溪南岸的新社河階群也有朴仔籬社群分佈,「馬斯來社」為朴仔籬土目「該旦‧馬斯來」所有,李長為縣衙負責跟匠首聯繫的「匠差」(又稱「料差」),繪圖時所標註之地名仍可見於今日,此圖代表鄭成鳳對今日新社及東勢的掌握瞭如指掌,而鄭成鳳也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月,取得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進入東勢角築寮採料,今日東勢匠寮巷即是客籍匠人最初的據點,匠人與岸裡社、朴仔籬社為爭取內山屋鏊、末篤及獅子社的龐大利益,產生激烈的競爭與衝突,清廷為避免雙方衝突延誤採料,最終容許鄭成鳳在東勢角擴大軍工匠人的勢力。
      參考文獻:
      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洪麗完。1997。台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初版。臺北縣:稻鄉出版社。
      洪麗完。2009。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秋坤。1997。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鄭螢憶。2014。混雜的山區:清代東勢角「客家」族群互動與番產交易(1700-1860)。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鄭螢憶。2016。熟番、傳說與家族:清代大甲溪中游的族群互動與「客家」地方社會。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藏品典藏資訊
    • 取得方式: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