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功能
網頁導覽
:::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English
首頁
> 藏品資訊
:::
圖檔授權標示:
圖檔授權標示:
圖檔授權標示:
圖檔授權標示:
圖檔授權標示:
Kris佩刀
編號
編 目 號
:
AS000493
主題
分類1
:
武器
名稱
登錄名稱
:
刀劍
中文 名稱
:
Kris佩刀
-數量-
單 位
:
把
數 量
:
1
所屬族社
所屬族群
:
Bali族
所屬社名
:
巴里島(-)
尺寸/度量
長
:
510
mm
寬
:
130
mm
厚
:
45
mm
淨重
:
356
g
藏品描述
描述
:
本件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印尼峇里人Kris佩刀」(館藏編號AS000493),採自印尼峇里島。為峇里島原住民Bali族人的戰士所用武器,金屬製蛇形刀身,通常帶有神話意涵,木製刀柄帶有幾何圖形刻飾,本件無刀鞘。Kris佩刀為東印度群島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武器之一,一般認為可能是受印度文化影響,於14世紀後逐漸發展成熟,並以爪哇為中心往菲律賓、馬來半島、中南半島傳播,各區域的器型有各自分化的特色。此件應是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製作,入藏於日治時期大正十三年(1924)以前,為學租財團寄贈品。
Kris佩刀通常做為戰士武器之用,但同時也具有神秘力量而伴隨著嚴格的儀式禁忌,因此成為重要的社會身分象徵、傳家寶物。東南亞刀劍是極富區域文化風格的一項文物,其形制風格、製作技術、原料來源,除了可以反映各區域的工藝發展脈絡之外,還可以反映本土文化與社會結構,也可以反映國際貿易、區域文化交流等互動關係。因此,東南亞刀劍不只是武器,還與社會地位、禮俗祭儀、經濟生產、生命儀禮、族群關係有關,可視為表達社會文化價值觀的媒介,隱含了社會互動關係的象徵意義。
參考文獻:
吳佰祿。2007。〈失落的藏品角落: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東南亞刀劍型制分類研究〉。《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60(3): 45-88。
李子寧。2009。《百年物語:臺灣博物館世紀典藏特展專輯》。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Durren, van, D. 1998. The Kris: An earthly approach to a cosmic symbol. Picture Publisher, Wijken Aalburg.
Frey, Edward. 2003. The Kris: Mystic Weapon of the Malay Worl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Krieger, Herbert. 1926. The collection of primitive weapons and armor of the Philippine Islands in the US National Museum.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US National Museum, Bulletin 137, Washington.
Zonneveld, van, A. 2001. Traditional weapons of the Indonesian Archipelago. C. Zwartenkot Books, Leiden.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接收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