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 藏品資訊
:::
藏品資訊
打製石斧藏品圖,第1張
打製石斧藏品圖,第2張

圖檔授權標示:


打製石斧藏品圖,第3張

圖檔授權標示:


打製石斧藏品圖,第4張

圖檔授權標示:


打製石斧藏品圖,第5張

圖檔授權標示:


打製石斧藏品圖,第6張

圖檔授權標示:


打製石斧藏品圖,第7張

圖檔授權標示:


打製石斧
  • 編號
    • 編 目 號:AT002204
  • 主題
    • 分類1:考古
  • 名稱
    • 登錄名稱:石鍬
    • 中文 名稱:打製石斧
  • -數量-
    • 單 位:
    • 數 量:1
  • -所屬文化-
    • 所屬文化:布農族
    • 出土地/採集地:台中巒大社
  • 尺寸/度量
    • :45  mm
    • 淨重:99  g
  • 外觀描述
    • 形狀:長條形
    • 型制/特徵描述:礫石打製,周緣有鋒刃,一面較平整,一面由一邊剝裂一塊。"
  • -備註-
    • 備 註:布農族
  • 藏品描述
    • 描述:  本件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布農族打製石斧」(館藏編號AT002204),採自於臺中州新高郡巒大社(Asang-Banuað)。為布農族巒社群於田地農作使用的小型農具。
        本件打製石斧以整塊石頭,利用敲擊的方式塑形製作而成。外觀略呈扁平狀的橢圓形,一端較窄,一端較寬圓。石斧的邊緣打製成較薄的厚度,中央處較厚,於石斧中軸處有一道突起的稜線。本件打製石斧表面呈現黑、褐交雜之色澤。
        布農族傳統的生計方式以農業為主,其農業型態多以山田燒墾方式進行。開墾新的田地時,需要砍掉土地上的樹木後再行割草,接著曝曬、燃燒雜草增加土地養分。接著挖除樹根、草根,之後進行鬆土,並於十一、十二月播種小米,因此鋤頭、掘棒等農具為開墾、農事不可或缺的用具。早期族人多用前端插有小鐵片的木柄鋤頭從事耕作,更早之前則是以本件類型的打製石斧製作成小型鋤頭,做為農具。
        小型鋤頭的石斧製作可分為打製與磨製兩類,石材多取用砂岩、安山岩、粘板岩,器型可分長型斧鋤器、有頸斧鋤器、磨製長型斧鋤器三大類。
        本件打製石斧入藏於1927-29年間,為「佐久間財團蒐藏品」之一。
       
      (蔡廷郁撰,方鈞瑋審)
  • 藏品典藏資訊
    • 取得方式: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