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 藏品資訊
:::
藏品資訊
西鄉從道登陸地
  • 編號
    • 編 目 號:AH000700
  • 主題
    • 關鍵字:西鄉從道,西鄉隆盛,牡丹社,牡丹社事件,臺灣事件,石門之役,屏東縣,車城鄉,龜山,排灣族
    • 分類1:照片影像
    • 分類2:歷史影像
  • 名稱
    • 登錄名稱:西鄉總督登陸地
    • 中文 名稱:西鄉從道登陸地
  • -數量-
    • 單 位:
    • 數 量:1
  • 族群/地點
    • 所屬族群:排灣族
    • 內容地點:屏東縣車城鄉龜山
  • 材質
    • 主材質分類:照片
    • 主材質子分類:黑白照片
  • 尺寸/度量
    • :548  mm
    • :384  mm
  • 外觀描述
    • 形狀:橫式長方形
    • 原件與否:原件
  • 內容/意義
    • 背景說明:西鄉從道 (西元1843年至西元1902年7月18日),日本鹿兒島縣人,為西鄉隆盛之弟。西元1874年日本因臺灣原住民殺害琉球船民事件出兵臺灣,西鄉被任命為臺灣蕃地事務都督,率兵攻打牡丹社。
    • 內容摘要說明:西鄉從道登陸地。
  • 藏品描述
    • 描述:  來源:本館文典系統所載為「接收」,係為日治台灣總督府博物館之藏品。
        物件描述:本物件為1874年日本因臺灣原住民殺害琉球船民事件出兵臺灣,西鄉被任命為臺灣蕃地事務都督,率兵攻打牡丹社。此地點為西鄉從道登陸地(車城射寮附近海岸)。本物件為尺寸548mm*384mm之照片,紙面略有汙損、邊緣有破損。
        陳列邏輯:
        本物最早出現在1932年12月的「歷史陳列品」清冊中,該清冊乃以特定歷史時序鋪排,本件原名為「西鄉都督上陸之地」陳列於「清朝時代」(第4櫃)。該櫃陳列岸裡社畫像、牡丹社事件征台之役、乙未之役為主,勾勒日本明治維新後,想要藉由牡丹社事件後的軍事侵略與外交談判,完成「琉球處分」,以及馬關條約後的台灣領有的過程。
        根據1933年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歷史室陳列區之清冊,本物件係放置「清領時代3號箱」,又分兩部分,一為介紹台南城、岸裡社、林爽文戰事等清朝征伐、教化、設官治理台灣的敘事主軸。一為是以明治七年牡丹社事件後的征台之役,本件名稱為「西鄉都督上陸地」。
        物件說明:明治七年(1874年)征台之役,西鄉被任命為臺灣蕃地事務都督,率兵攻打牡丹社。日軍上路地點為舊高雄州恆春郡車城附近海岸。圖面中央的山丘為龜山,亦是日軍設置蕃地事務都督本營的地點。「牡丹社事件」的征台之役相關展示,約占「清朝時代」展示一半,包含圖繪、紀念物、諭告文、照片、歸順旗等,突顯總督府博物館對於該歷史事件的重視,詮釋日本對琉球民的保護之舉,確認了宗主國的地位,以及明治七年的征台之役,戰事勝利、部落歸順的戰果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