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知識小百科
台灣的煤礦
本單元由 礦業技師 賴克富先生 提供
回首頁
略過巡覽連結。

中文名稱:    
台灣的煤礦

清朝時代八斗子官礦附近地形交通圖
清朝時代八斗子官礦附近地形交通圖

 台灣煤礦的開發,由一千一百年前的凱達格蘭文化期開始,其開採地點為基隆地區萬里地方。當時居住在台北近郊或基隆萬里一帶的原住民就以煤炭為原料,十三行文化中也發現煤炭、鐵碴及礦石等,證明居住此地的原住民祖先已知利用煤炭煉鐵。

18世紀歐風東漸,荷蘭人、西班牙人相繼來到台灣,至鄭氏治台,納入清版圖,台煤開發出現端倪。於同治13(1874),清國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抵台後,提倡購用西式採煤機器,由官營開採,並聘請英國工程師翟薩(David Tyzack)來台探勘,嗣後台煤開採逐漸趨於近代化。至光緒2(1876)基隆官礦局於八斗子開鑿台灣第一口之直井;該井深89.92公尺,直徑3.81公尺,係圓形直井,於82.26公尺處遇到煤層,煤厚1.06公尺。迄民國90(2001)1月台北縣三峽裕峰煤礦收坑,台灣最後1個量產的煤礦結束,正式進入煤炭全部進口的時代,台煤開採歷史逾125年。

依據統計,自1945年二戰後,至民國85年,這50年間台灣煤礦生產累計達13千餘萬公噸。於民國53年台灣煤礦年產量突破500萬公噸,且連續保持5年之久,民國56年更以5,078,403公噸,創下台煤有史以來產量最高紀錄。

台灣在二戰後的半個世紀裡,從農業社會轉變到工業社會的過程中,煤業其實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在民國40年至60年的20年間,我國工業突飛猛進,邁向開發中國家之列,最大的功臣應屬煤礦業;不僅奠定工業發展的基礎,而且提供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以民國56年為例,全台灣有366家煤礦,礦工數達58千餘人連同相關就業人數更達81千人左右,若以每戶5口計算,即有超過40萬人依賴煤礦業生活。

數十年來,台煤在政府努力輔導下業界同仁、礦工朋友,無不辛勤經營,努力工作,才得以在惡劣的條件下生產充足而廉價的煤炭,供應火力發電廠、火車鐵路運輸、水泥廠、鋼鐵廠、磚瓦業、軍工用煤及工商需要等,故台灣煤礦業對早期台灣工業發展及經濟起飛貢獻至鉅。


多媒體參考物件
台灣煤礦最後收坑之裕峰煤礦
台灣煤礦最後收坑之裕峰煤礦
四角井
四角井
石碑之內容說明
石碑之內容說明
清國井遺址石碑(位於通風道井口附近)
清國井遺址石碑(位於通風道井口附近)
清領時代官礦主直井口(位於基隆市調和街301-17號左側)
清領時代官礦主直井口(位於基隆市調和街301-17號左側)
清領時代官礦通風直井口位於基隆市調和街236號後面空地
清領時代官礦通風直井口位於基隆市調和街236號後面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