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大標題[電腦版]
藏品資訊-小標題[行動版]
:::
臺灣穿山甲的胎兒在母體內發育過程-2藏品圖,第1張

圖檔授權標示:


臺灣穿山甲的胎兒在母體內發育過程-2藏品圖,第2張

圖檔授權標示:


臺灣穿山甲的胎兒在母體內發育過程-2藏品圖,第3張

圖檔授權標示:


臺灣穿山甲的胎兒在母體內發育過程-2藏品圖,第4張

圖檔授權標示:


臺灣穿山甲的胎兒在母體內發育過程-2藏品圖,第5張

圖檔授權標示:


臺灣穿山甲的胎兒在母體內發育過程-2

英文名稱:Formosan Pangolin

學名: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 (Linnaeus,1758)

界名:Animalia

門名:Chordata

綱名:Mammalia

目名:Pholidota

科名:Manidae

屬名:Manis

種名:pentadactyla

主題類別:哺乳類

尺寸:長:10.3 x 寬:10.3 x 高:18 (cm)

採集者:青木文一郎

取得方式:採集

登錄號:MZ20220030090

典藏單位:臺大動物博物館

藏品描述:本件日治時期教學標本為臺灣穿山甲的胎兒在母體內發育過程,包含一個內生殖器,單邊子宮角內有胚胎,另一邊的子宮角可觀察到頂部的卵巢,兩個子宮角相連處為陰道。以玻璃瓶盛裝,瓶口有矽膠條封口,標本以棉線固定在深藍玻璃板上,保存液澄清。臺灣穿山甲為日本學者青木文一郎主要的研究物種之一。當時任教於臺北帝國大學的青木文一郎曾於校園內進行穿山甲的飼養與觀察,並留下相關的紀錄。同時,青木文一郎也於《天然紀念物調查報告第六輯》第二篇穿山甲篇中指出,穿山甲因為身體鱗片可做藥物、肉質鮮美,且皮革深受喜愛,使得穿山甲的數量急劇減少,加上生存力弱,一年一胎只產一頭,雖有人致力繁殖但飼養困難,應公告為天然紀念物,嚴禁獵捕。顯示了穿山甲在百年前就已遭受生存威脅,而亟待保護。

藏品描述-授權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