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藏品資訊-直式[電腦版] 藏品資訊-橫式[行動版]
:::
Work No.594藏品圖,第1張

圖檔授權標示:


Work No.594藏品圖,第2張

圖檔授權標示:


Work No.594藏品圖,第3張

圖檔授權標示:


Work No.594

陳庭詩(1913-2002)

雕塑

長:26.5 x 寬:22.7 x 高:79 (cm)

登錄號:20220200024

陳庭詩(1913-2002)出生於福建長樂,筆名耳氏,生長於書香世家,早年學書畫篆刻。他青年時遭逢戰亂變動名,以「耳氏」為手刻版畫插圖直接排印於刊物上,來臺轉向現代版畫創作,多次代表臺灣受邀參與國際雙年展,1970年以版畫作品〈蟄〉獲得「韓國國際版畫雙年展」首獎的最高榮譽。1958年與藝術家李錫奇、江漢東成立「現代版畫會」,積極參與「五月畫會」與「現代眼畫會」等藝術團體。晚年醉心於雅石的收集和鐵雕藝術的創作,鐵雕作品以〈約翰走路〉一作收錄於〈鐵與空間大師〉篇章之中,在全球的二十世紀藝術史上留名。陳庭詩的鐵雕媒材大半來自拆船的廢鐵零件、工業的渦輪車葉絞鍊、毀損的日常用品以及殘破的骨董民藝。陳庭詩將這些物件裁切焊接,柔化了原本鏽色斑斑的廢棄物件,歲月的痕跡在組裝後轉化為新的造形符號,也被賦予新的生命和美學意涵。
〈Work No.594〉使用數個鐵構件穿插扣在一起,基座為方形的鐵片,重新組合成特殊的外觀,原本的構件形制在藝術家的巧手搭配後,帶來不同於過往的造形造形語彙。陳庭詩曾多次前往高雄拆船區找尋合適的零構件,亦側面反映了當時臺灣拆船業興盛的歷史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