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詳、不詳
器物類 - 商業財產
碑碣拓本
1750~1750
寬:51 x 高:146 (cm)
原碑尺寸(寬):51.00 , 原碑尺寸(高):146.00 , 原碑尺寸(厚):0.00
粵稽分坼設郡,崇祀明神,原為黎民禱祈創建也。澎自康熙二十二年底定,文武分治,兵役戌守。而媽宮一汛,扼要隘口,奉祀天后神像,□□蓋造行宮二進;較場之北有山西關夫子神廟,其水口又有水仙五王廟像。凡往來哨商船隻,利涉重洋,無非諸神英靈赫濯,實默佑焉。我朝廷錫命褒封,敕光祀典。春秋二祭,駿奔走在廟者,文武各官也;歲時伏臘,奉酒醴明虔者,耆老黎庶也。厥地惟中,厥典至隆;守斯土者,而欲誠敬明禋,必先潔修神宇。第天后宮諸廟,年歷久遠、風雨飄刮,磚瓦坍塌、棟宇傾頹,興修之舉不可緩也,爰是,會捐倡修。歲庚午春二月,天后宮重修,秋八月告竣;而關夫子廟暨水仙王宮,亦於十月內落成。萬善一祠,繼而竣工。用諏吉日,迎奉天后、關聖、水仙諸神各祀位。仰祈綏成我海疆、福祐我兵民,年享春秋祀典,與我國家同其悠久矣。豈特為群黎所禱,肅其拜瞻已哉!乃緣諸宮廟同時興修,并泐石以垂於不朽爾。
福建臺灣府澎湖……鎮守福建澎湖等地方副總兵……。
乾隆拾伍年歲次庚午仲冬吉旦。
採拓
登錄號:19580010662
本物件為西元1750年(乾隆15年)媽宮諸宮廟同時興修碑紀拓本,風化甚鉅,難以辨讀,僅部份碑文、落款署名與年代隱約可見。今查考蔣鏞「澎湖續編」載有澎湖廳通判何器所撰「天后宮西廊碑記」,得見二者應係一事,故今以何文據之。本物件為澎湖廳通判何器與澎湖水師協標副將邱有章於西元1750年(乾隆15年)會捐倡修天后宮、關帝廟、水仙宮與萬善祠,以祈綏成海疆、福祐兵民。這次重修工程,興修於2月,10月竣工,乃勒石以垂不朽。碑立於天后宮,尤顯本廟位居媽宮民俗信仰的領導地位。今依碑文意義,重新訂題。
藏品描述-授權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