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 藏品資訊
:::
藏品資訊
女用小立領大襟衫禮服藏品圖,第1張

圖檔授權標示:


女用小立領大襟衫禮服藏品圖,第2張

圖檔授權標示:


女用小立領大襟衫禮服

不詳

器物類 - 生活衣飾與用品

民俗文物

表布:絲質提花 鑲緄配布:絲緞

不詳

長:89 x 寬:124 (cm)

購置

登錄號:19950011335

本物件為臺灣婦女大襟衫,此服為小立領高4.5cm,領緣、大襟、袖口皆有黑色配布鑲緄外緣有0.1cm公分的出芽配色及0.4cm細窄之牙子裝飾(水波紋)。開右大襟短內襟(長44 cm、寬26cm),布釦有6對(頷下1、大襟2、腋下1、脇邊2),大襟處蝙蝠造型的花釦延伸雙鈕結,相當精巧。兩側開叉31 cm叉頂作蟲止縫固定,領緣、大襟、袖口牙子裝飾精緻細巧,為年輕婦女的禮服。
臺灣閩籍婦女傳統的服裝有三種主要的開襟方式,即是:大襟、對襟、琵琶襟。稱為大襟因為俗稱右手為大手,衣襟右掩前胸的部分稱為「大襟」,相對的被掩在裏面的稱為 「小襟」或「內襟」,開大襟的上衣服式稱為,又稱為「大祹衫」,延續漢族傳統「右衽」的開襟方式,因此使用最為普遍。而至日治初期臺灣閩籍婦女大襟衫,大致與晚清時期一樣,衣身十分寬大,大概有身體的兩倍寬,呈直筒狀,袖子寬但不長,約到手腕的長度,袖口寬約30-40cm,衣長約至膝蓋。釦子數量大概維持5對,領口1、大襟2、腋下1、脇邊1,鑲緄緣邊裝飾喜用對比色彩。 1905年以後,受到西洋服裝的影響,袖口變窄、領子變高,織帶與刺繡類的裝飾變少,取代的布料製作的細小芽邊、牙子以及西式的蕾絲花邊。

藏品描述-授權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