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類 - 飲食用具
金屬
長:21 x 寬:14.5 x 高:13.5 (cm)
捐贈
登錄號:20080520130000
臺南市立博物館
錫製的圓形火鍋,整體偏銀灰色,可分為鍋蓋、鍋身、鍋底三部分。最上方的鍋蓋中間有一圓形開口作為煙囪使用,口緣飾有銅邊。開口兩側各有一銅製耳形提把,方便拿取。鍋蓋上有數條裝飾性刻痕,蓋緣捲邊。鍋身寬而淺,口緣有唇,上有裝飾性的細刻痕,鍋身兩側各有一提把,形狀與鍋蓋的提把相似,尺寸較大,鍋身以圓潤的弧度斜向下收束至鍋底。鍋底有一雲形開口,作為放置木炭之用,木炭的煙會從環形鍋身中間的圓洞與鍋蓋中間的開口排出。
自古以來,人類就有將裝水的容器放在火上加熱,以煮熟食物的習慣。不同時期與地區在做法上有些許差異,如商周時期會將食物全部放入鼎中,完全煮熟後再行分食,秦漢時期則是將生的豬、雞肉片放入沸水中汆燙。今日常見的火鍋吃法則是受到蒙古人的影響,將生的食材放入鍋中涮煮,鍋底持續有火源加熱,採邊煮邊吃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