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極
藝術類\版畫
1976
凹版版畫/金屬版/蝕刻(硬防腐蝕劑腐蝕,細點腐蝕,糖水腐蝕,強酸塗繪腐蝕)
國立臺灣美術館
07200007
1972年,趙無極的妻子美琴(May)辭世人間,對他而言,這無疑是很大的打擊,為了調適悲傷的心情,藝術家擱筆了一年半後,才重新開始工作,1973年進行油畫創作,在瑞士沙納泰爾藝術史博物館舉辦展覽,到了1975年則展出非常多的畫作。法國藝評家亞蘭‧儒佛魯瓦在《藝術》中提到:「趙無極的作品明確地反映了中國人的宇宙觀是如何成為全球性現代觀點的;是虛無玄遠,而非冥想的對象,反映著冥想的精神。諸如保羅‧克利(Paul Klee,1879-1940)、馬克‧托比(Mark Tobey,1890-1976)和亨利‧米修(Henri Michaux,1899-1984)等如此不同的人物,都求助於這一思想。」
本作品被歸入「抒情抽象」風格,這個階段的畫作跳脫以往氣勢粗獷的用筆,展開趙無極的「斑點時期」,畫面中有揉擦斑駁的痕跡,營造出特殊的肌理,背景以夢幻的薰衣草紫、明亮的藍、柔和的玫瑰紅與深褐色交疊出水氣氤氳的效果,儘管筆勢是自然率性的,但抒情的色彩使整體畫面具有優雅的詩意。
出處:羅子喬,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