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瑞章
藝術類\陶藝
2000
陶土.化粧土.泥漿釉
08800338
廖瑞章大學時期受陶藝老師劉良佑的啟蒙,以及赴美學習陶瓷雕塑時指導老師Richard Hirsch的啟發,對於現代陶藝有一番新的體認與見解。他認為現代陶藝深受傳統工藝以及現代藝術理念的影響,因此如何在材質與造形之間表現並呈現個人創作的理念至為重要。他以陶土作為藝術表現上的媒材,透過陶藝作品來詮釋個人內在的情感與所處的外在環境,尤其是回國之後的所觀察的社會文化現象,引發了在這時期危險平衡的種子系列作品。作者試圖以陶土的溫潤、柔軟及可塑性,將反覆捏塑的創作過程視為自我反省與體驗生活的過程,並反映其內心世界的複雜感受。
此系列作品為「漂盪的種子系列」是作者面對解嚴之後台灣社會的轉變、自我文化認知上的重新適應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感等因素導致內心存在的焦慮與不安,進而以失根的植物作為造形語彙。作者以種子造形懸浮在半空中的意象來表現心境上的轉折。此作品以手塑成形,底部以精算的幾何與強烈的對比色彩呼應上端有機的種子形體,象徵在人類文明底下自然界所面臨的嚴峻考驗,而飄浮在半空中的根更顯得無助。作品的張力來自於構成中的矛盾關係,在造形上將有機形態與幾何圖騰相結合,穩定與不穩定感同時並置,在優雅的形體中散發出詭譎不安的氣氛,以這種不安的平衡狀態來表現身處於多變與不確定性的環境中所感受到自我的渺小與無助。
出處:廖瑞章,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國立臺灣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