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登錄號:08200165的圖片(082001650000.JPG)(CC BY-NC),第1張,共7張
  
登錄號:08200165的圖片(082001650000.JPG)(CC BY-NC),第1張,共7張
登錄號:08200165的圖片(082001650001.jpg)(),第2張,共7張
登錄號:08200165的圖片(082001650002.jpg)(),第3張,共7張
登錄號:08200165的圖片(082001650003.jpg)(),第4張,共7張
登錄號:08200165的圖片(082001650005.JPG)(),第5張,共7張
登錄號:08200165的圖片(082001650009.JPG)(),第6張,共7張
登錄號:08200165的圖片(082001650032.JPG)(),第7張,共7張
連炳龍
藝術類\陶藝
1992
陶土.土條.土片.化粧土.塗繪
國立臺灣美術館
08200165
穩重結實是這件作品予人第一印象,作品的形體大致如一展開的扇形,細看則有許多曲面和弧線的變化,正面中央膨脹飽滿,鼓足了作品的氣勢,也撐起了作品主要的圖像,供人欣賞。
陶人來自生活的觀察和省思,以柔軟的泥土為素材,捏塑成形,入窯過火焠煉,改變了原先的質地,以另一種面向呈現,自有作者想表達與隱藏在作品中的心思與故事。此陶作表面以化粧泥塗刷後再予以剔刻產生的鮮明線條為背景,流暢躍動的線條如光芒般向外綻放至邊緣,達到放大作品尺寸的視覺效果,也加深作品的立體感。側面刻意捏揉出的皺褶,似是要表現泥土柔軟的本質及溫暖。
作品正面中心是由花形、雲紋、波浪、漩渦、幾何圖案和斑斕色塊堆疊拼組而成的抽象圖案,所謂「相由心生」,對事物的理解或觀感由人的內心決定,不同的心境及精神狀態對同一事物的觀感是不同的。此作品名為「像」,雖是作者因心中所思而構想出的圖像,卻為觀者保留了想像的自由和空間,在每人眼中或是人群聚合商談祝禱的畫面,或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波瀾萬丈的即景,只要有故事產生,作者的目的就達到了。出處:沈東寧,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已瀏覽清單
藏品(禮運大同篇)的圖片
藏品(硫磺)的圖片
藏品(船舶檢查制服)的圖片
藏品(魏廷朝寄給張慶惠的書信(1986年10月15日))的圖片
藏品(只要電不要核(一))的圖片
藏品(昭和四十七年七月十二日社團法人大日本書藝院頒予翁登添獎狀)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