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穿夾克老人
登錄號:08200184的圖片(082001840000.JPG)(),第1張,共1張
登錄號:08200184的圖片(082001840000.JPG)(),第1張,共1張
席德進
藝術類\油畫
1976
油彩、畫布
國立臺灣美術館
08200184
人物畫的精神所在,在於畫家探索對象的心靈,呈現對象或畫家本身內心深層祕密。畫家席德進一生大量的創作,題材十分豐富,原因來自於畫家所處的時代背景,正值台灣、中國、與世界在藝術觀念上的大動盪。他所表現的人物畫,透露著人文的氣息,其最明顯的特徵是「人物所處的空間」,而非人像造形上的特徵。這些「空間」的意義,往往暗示了文化的身後定位。「穿夾克的老人」是畫家較晚期的作品,畫家把中國傳統建築色彩帶入畫面的背景中,象徵了年長者在歷史文化上的意義。在畫面中間位置的老人,身後的紅磚門裡是暗且深遠的空間,而未做景物寫實的描繪,那空間讓人感到彷彿是另一個心靈的空間,一條無形沉重的人生之路。
出處: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席德進,於 1923 年出⽣於中國四川。在成都技藝專科學校就讀時,受留法畫 家龐薰琹(1906-1985)啟發,接觸到⾺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畢卡索 (Pablo Picasso,1881-1973)等畫家,開始嘗試抽象藝術風格。1943 年進入重慶國⽴ 藝術專科學校,受教於林風眠(1900-1991)並與趙無極(1921-2013)、李仲⽣ (1912-1984)諸畫家多所往來,追求藝術的⼼志真切。歷經戰亂,1948 年輾轉來 台,任教於嘉義中學,四年後辭去教職移居台北決⼼專職創作。 席氏早期風格主要受到野獸派(Fauvism)與林風眠影響,⾊調強烈、線條粗 ⿊剛勁有⼒。1962 至 1966 年應美國國務院之邀,⾛訪歐美各地,受到普普藝術 (Pop art)、歐普藝術(Op art)、硬邊繪畫(Hard-edge painting)等現代藝術發 展的影響。回台後的創作反思中國繪畫精神,決⼼回歸民間藝術與台灣建築,結合傳 統與鄉⼟,運⽤墨彩暈染特⾊,融會貫通了東、西繪畫特點的兼容性,開創了獨具 個⼈風格語彙的時代創作。 綜觀席德進漫長的藝術旅程,作品媒材豐富多元,勇於嘗試各類創作形式,包 含⽔彩、⽔墨、油畫、素描、版畫等,晚期傾注於台灣建築、民間古物研究的精 神,帶動古蹟保存的意識。除了繪畫以外,也曾出書、於雜誌發表⽂章,其中包含 散⽂、遊記、書信、創作思考。⼀⽣持續追索、定位何謂現代的、中國的畫家,何 謂現代中國畫,即便晚年臥病在床,仍⼼繫於國畫的創新,希冀為⽔墨開創新局。
出處:朱珮儀,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瀏覽過這件藏品的人,也瀏覽過
藏品(首)的圖片
藏品(沈紹安德記脫胎漆茶具組)的圖片
藏品(複寫用玻璃筆)的圖片
藏品(海山夕照)的圖片
藏品(華南銀行畫扇)的圖片
藏品(赤子)的圖片
藏品(寒梅)的圖片
藏品(蟠龍燭臺(虎邊))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