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紅衣少年
登錄號:08200229的圖片(082002290000.JPG)(),第1張,共1張
登錄號:08200229的圖片(082002290000.JPG)(),第1張,共1張
席德進
藝術類\油畫
1962
油彩、畫布
國立臺灣美術館
08200229
〈紅衣少年〉無疑是席德進繪畫生涯中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歷史上有名的肖像畫,畫中主角是藝術家在1962年認識的後輩─莊佳村,兩人初遇時,席德進就稱讚莊佳村的雙眼大而有神,帶有臺灣高山人的野性,便邀請他當模特兒,從此展開他們的故事。在《席德進─致莊佳村》裡,莊佳村回憶起:「他睜著眼睛,彷彿使盡所有的本事也要攫取我的靈魂到他的畫中。我左手拇指勾搭在褲邊口袋角,右手叉著腰,身穿紅短衫、牛仔褲,一如他往常畫像中所塑造出來的那些年輕人的造形。席不停地揮動著畫筆,伴著南美熱情的曲調,絢爛璀璨的色彩充滿畫面;青春、活力及野性。畫中的人似乎不是我,而是畫家自己的化身,難怪他說這張畫是他那時期最滿意的佳作之一。」
莊佳村曾向席德進要過這張畫,他執意不肯割愛,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這張畫對我比對你有更深的意義。」可見席德進非常滿意這幅畫,出國甚至帶著作品,從美國紐約到法國巴黎,除了一面遊歷,也在巴黎街頭為人畫像,並在法國待了三年的時間,他雖然流連於巴黎動人的情調,但是卻深深懷念著臺灣。〈紅衣少年〉雖是客觀地描繪對象,但同時也是藝術家的自我投射,少年鮮紅色的外衣暗示席德進熱情澎湃的內心,俊俏的臉龐與修長結實的身軀,是藝術家對美的嚮往,畫中主角有著堅定無畏的眼神,炯炯有神的雙眼流露著少年的英氣,畫面背景採不同色塊推疊處理,技巧承襲了印象派畫法,抽象而自然,畫作的用色相當活潑,作品展現了對青春的禮讚,也是藝術家個人風格逐漸形成的代表作。
出處:羅子喬,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席德進,於 1923 年出⽣於中國四川。在成都技藝專科學校就讀時,受留法畫 家龐薰琹(1906-1985)啟發,接觸到⾺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畢卡索 (Pablo Picasso,1881-1973)等畫家,開始嘗試抽象藝術風格。1943 年進入重慶國⽴ 藝術專科學校,受教於林風眠(1900-1991)並與趙無極(1921-2013)、李仲⽣ (1912-1984)諸畫家多所往來,追求藝術的⼼志真切。歷經戰亂,1948 年輾轉來 台,任教於嘉義中學,四年後辭去教職移居台北決⼼專職創作。 席氏早期風格主要受到野獸派(Fauvism)與林風眠影響,⾊調強烈、線條粗 ⿊剛勁有⼒。1962 至 1966 年應美國國務院之邀,⾛訪歐美各地,受到普普藝術 (Pop art)、歐普藝術(Op art)、硬邊繪畫(Hard-edge painting)等現代藝術發 展的影響。回台後的創作反思中國繪畫精神,決⼼回歸民間藝術與台灣建築,結合傳 統與鄉⼟,運⽤墨彩暈染特⾊,融會貫通了東、西繪畫特點的兼容性,開創了獨具 個⼈風格語彙的時代創作。 綜觀席德進漫長的藝術旅程,作品媒材豐富多元,勇於嘗試各類創作形式,包 含⽔彩、⽔墨、油畫、素描、版畫等,晚期傾注於台灣建築、民間古物研究的精 神,帶動古蹟保存的意識。除了繪畫以外,也曾出書、於雜誌發表⽂章,其中包含 散⽂、遊記、書信、創作思考。⼀⽣持續追索、定位何謂現代的、中國的畫家,何 謂現代中國畫,即便晚年臥病在床,仍⼼繫於國畫的創新,希冀為⽔墨開創新局。
出處:朱珮儀,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瀏覽過這件藏品的人,也瀏覽過
藏品(松花花器)的圖片
藏品(鉛筆)的圖片
藏品(台中州土地整理組合御大典紀念表彰朱漆清酒杯)的圖片
藏品(漆器化妝盒)的圖片
藏品(抽象畫(編號1))的圖片
藏品(方形香爐)的圖片
藏品(褐紅地松葉紋茶盤與煙盒組)的圖片
藏品(盤龍對瓶)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