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晉華
藝術類\觀念藝術
2004~2008
複合媒材
國立臺灣美術館
09800912
測量-作為一種求生的手段:個人關於「測量類」的作品,肇因於幼年型糖尿病緣故,需要一日多次地檢驗血糖、記錄、注射胰島素。這是我的存活之道,而「測量→記錄→判斷→措施→記錄」這個模式與步驟則內化為生存、認識自我與外在環境的方法。長久以來,我一直思考並嘗試處理:「如何將具有功能與目的的日常行為轉為藝術?」「如何給不得不然的醫療行為,多一點其他的動力、意義與價值?」的問題。我於是做了「四前行」這類要做到生命終結才停止的終生計畫(Lifetime Project),如「珍珠念珠」(依時間順序串連起每日醫療的廢棄物)、「存在水平」(即到目前為止26年的血糖全記錄)、「日日非-肖像日記」(將每年365張的每日自拍影像,提煉出12張月肖像及1張年度肖像)、「身體銘痕」(在組合地板上做111,111個皈依大禮拜,進而磨出自己的身形)。測量-作為溝通都市生活經驗的基礎單位與符號:不同於上述的「終生計畫」,本作品是我「測量類」作品的變奏曲,它們不再那麼沈重或存在主義;取而代之的是荒謬、反叛與小題大作,以及相對於公尺、英尺等制式單位,利用資本主義社會的品牌與消費品,作為溝通都市生活經驗的基礎單位與符號。這些行為以身體為工具或媒介,運用各種非傳統的方式測量城市、自身,以及與他人之間的關係。藉著荒謬、非標準、不客觀的測量行為,反叛制式體系的箝制,質疑客觀與主體的真實存在。這些作品大致發生在2003至2004年紐約P.S.1與2008年台北國際藝術村駐村期間,前者叫「曼哈坦計畫」(此計畫共完成15件測量作品),後者叫「台北計畫」(此計畫共完成3件測量作品)。對我而言,紐約與台北都是異鄉。藉著測量,雖然只是個姿勢(因為不能改變世界及其語言系統),我找到自己超現實般的荒謬存在,並重新定義我的世界。因此,相對於「四前行」那批終生計畫,即便同樣是測量與紀錄,但卻顯示另一種對抗權威與命運的策略與姿態。然而,在陌生的都會中,在我的心底,其實一直有一種需要,需要知道:「現在低血糖嗎?」「我在哪裡?」「如何到目的地?」「怎麼回家?」我想。測量在我的潛意識裡,可以提供或滿足我求生與安全的需要吧。「穿量計畫」是我在紐約市進行一系列測量作品的第13件作品。在「穿量計畫」一作中,我以身上的衣服做成一卷自製捲尺,以此測量、定義我所在藝術機構的周長。其執行的過程如下:第一階段:收集自己、駐村藝術家及P.S.1館員的衣服,編號,逐一穿上,拍照紀錄。最後一共穿上七十七件衣服,並逐一拍下七十七張穿衣的紀錄影像。第二階段:將脫下的衣服剪成布條,依序編號、縫合,連結成一布繩,將布繩捲在滾筒上。第三階段:抬著滾筒依順時鐘方向周繞丈量P.S.1一圈,結果在第21號衣服的長度時可以包圍P.S.1。完成後,以逆時鐘方向將布繩捲回滾筒。第四階段:製作文字、物體、影像、錄像等文件,裝置展示行為過程與測量結果。出處:石晉華,《青年藝術家作品購藏計畫作品專輯.2009》,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0,頁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