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本位 新發之十四
登錄號:09900003的圖片(099000030000.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5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09900003的圖片(099000030000.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5張
登錄號:09900003的圖片(099000030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5張
登錄號:09900003的圖片(099000030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5張
登錄號:09900003的圖片(099000030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5張
登錄號:09900003的圖片(099000030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5張
李錫奇
藝術類\複合媒材
2005
漆畫、生漆、木板
國立臺灣美術館
09900003
傳統的材料與造型色調等民俗印象,被轉化成個人想像及文化思考的藝術語彙。我的創作中十分倚重藝術的觀念性,執行上則不受傳統拘束,運用「模組化」的觀念再由專業漆匠來執行我的想法。喜歡從侷限的現實中尋找創作的出路,傳統是一種創作靈感、創意的資料庫,但傳統也是不完滿的, 也因為它的不完滿所以才會有創新,而我的創作才能走的如此長。傳統在我腦中的一頁頁圖像,更易與變動的環境、觀念相關連而變化,進而創造出模組化的時代性作品。 傳統與現代的論戰,經常是台灣現代美術一個重要的觀察面向,尤其對一九五0至六0年代的畫會時期,由西方繪畫觀念所衝撃產生的現代畫家而言,更是一個自我命題。標舉反對形式的傳統下,我提出現代主義對抗之; 但卻也發現,創作意識的援引傳統文化質素來豐富其藝術內涵。身為一位現代畫家,我長久關注於傳統、現代不休止的實驗與融合,使創作本質上對傳統文化做多樣的當代闡釋。也期盼藉由這種「傳統中找新意」的內在精神性格與操作,能豐饒並喚起兩岸共通之「文化集體記憶」,進而衍化為彼此溝通記憶的一環。
出處:李錫奇,《典藏目錄23》,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1,頁93。
李錫奇(1938-2019)出生金門,1955年入「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院藝術科」(今「國立臺北教育 大學藝術與㐀形設計學系」)就讀,其與現代藝術的深入接觸始於1957年在臺北新聞大樓參觀首屆「東方畫展」,1959年與秦松(1932-2007)等人組成「現代版畫會」,1964年與韓湘寧(1939-)赴日參加「第四屆東京國際版畫雙年展」,1960年代中期,李氏成為「東方畫會」的重要活躍份子。1966年與辛鬱(1933-2015)等人共同發起「現代藝術季」,是1950年代末的現代繪畫運動中,現代詩與現代畫結合的延續,而李錫奇與現代詩人的緊密連結也體現於其創作之中。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李錫奇主要從事「現代版畫」的創作,風格上強調平面性、線條性,具有「可複製性」特點,如:《山城》(1958);1964年《降落傘》系列利用降落傘布沾抹顏料,結合甩、打的肢體動作,在畫面上留下即興的紋理,使得此系列不再具備版畫的「複製性」特質;1965至1967年,《本位之一》(1966)、《戒賭》(1967)等皆使用現成物(Ready-made),將牌九、骰子等現成物放大尺寸、重新拼組後,使物件喪失功能性,「賭具被視為藝術品」則有模糊高低級藝術界線的意味。1960年代末《本位之三》(1968-1969)及「七〇超級大展」展出的裝置作品,共同之處在於注重時間性的表現,前者透過十幅連作的造形變化,呈現循環過程, 後者以蠟燭點燃至結束而成,過程具有表演性質。1970年代初期,「月之祭」是李錫奇與詩人古月(1942-)相輔完成的系列版畫,書法性的思考亦自此逐漸進入李氏的創作,往後《日記》、《時光形》、《頓悟》系列皆為此脈絡的延續。1990年代,李氏接觸到中國楚文化的漆器,成為 他創作漆畫的契機,《遠古的記憶》、《鬱黑》、《後本位》系列皆為漆畫的實踐之作。各階段創作的「變異」是窺探李錫奇藝術脈絡的重要途徑。此外,李氏亦為數間畫廊的主持者,致力於現代藝術推動與海外藝術家引介,填補1980年代美術館時代未/初來臨時的間隙,為畫壇注入新血。長期推動臺灣現代藝術運動的成就,也使他獲邀擔任總統府國策顧問,並於2012年獲頒國家文藝獎。

出處:陳嬿晴,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