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水墨變法系列
登錄號:09900030的圖片(099000300000.JPG)(CC BY-NC),第1張,共9張
  
登錄號:09900030的圖片(099000300000.JPG)(CC BY-NC),第1張,共9張
登錄號:09900030的圖片(099000300001.JPG)(CC BY-NC),第2張,共9張
登錄號:09900030的圖片(099000300002.JPG)(CC BY-NC),第3張,共9張
登錄號:09900030的圖片(099000300003.JPG)(CC BY-NC),第4張,共9張
登錄號:09900030的圖片(099000300004.JPG)(CC BY-NC),第5張,共9張
登錄號:09900030的圖片(099000300005.JPG)(CC BY-NC),第6張,共9張
登錄號:09900030的圖片(099000300006.JPG)(CC BY-NC),第7張,共9張
登錄號:09900030的圖片(099000300007.JPG)(CC BY-NC),第8張,共9張
登錄號:09900030的圖片(099000300008.JPG)(CC BY-NC),第9張,共9張
張永村
藝術類\裝置藝術
1984~2008
水墨、宣紙、壓克力盒
國立臺灣美術館
09900030
張永村在1980年代以《水墨變法》系列,對傳統水墨的材質、技法、表現形式、空間形態展開大膽的突破與實驗。他首先排除了固有技法的侷限,在長條宣紙上將潑墨筆法推衍到極致,以自由潑灑方式渲染出大塊抽象墨斑。在材料的運用上,則打破媒材使用的單一性,以國畫的卷軸概念,將水墨畫收捲至壓克力盒中,但將紙捲中心螺旋抽出,使墨跡在突出部分呈現斑斕變化之紋路。他另一革命性的創意,是運用低限藝術的造型及裝置手法,任意組合方形壓克力盒,使水墨創作跨越三度空間及三度空間的界限,以富含視覺律動感及音樂性的空間營造,賦予水墨創作更自由奔放的生命。
出處:蔡昭儀,《臺灣美術家「刺客列傳」四年級生.1951-1960》,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4,頁118。
已瀏覽清單
藏品(長崎古版畫解說粉紅色封面)的圖片
藏品(薄刃貓耳衣)的圖片
藏品(柏氏四盤耳烏賊)的圖片
藏品(古寧頭戰役史蹟館門票)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林少超給全澤之書信 )的圖片
藏品(景像)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