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璧松
藝術類\水墨畫
彩墨、紙本
09100040
呂林(1870-1931),號璧松,有學者認為他是汕頭的水墨畫家,也有學者認為他是來自泉州的畫家。但根據1913 年10月5日《台灣日日新報》〈臺南畫家〉報導,認為呂氏應該為台南畫家。其主要承襲中國「南宗」文人畫系統,受揚州八怪、黃慎(1687-1772)與日本四條派的畫風影響,擅人物、山水與花鳥。經營裱畫店,畫風影響臺南彩繪名師陳玉峰(1900-1964)與潘春源(1891-1972)。曾參與日本京都洛陽美術展、熊本美展等展覽會。
此畫〈牛角掛書〉為典故寓意畫,畫面為一山景,當中有騎牛孩童,牛角上還掛有書卷,此為呂氏完整呈現《新唐書‧李密傳》所述:「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繪畫技法為墨色粗筆快速擦染,以濃淡二墨呈現光影,加強了空間感。呂氏常參照或臨摹畫譜,此畫應為參照《古今名人畫稿》所作。
左方款識:「牛角掛書,□玉□呂壁松寫。」下鈐:朱文「呂璧松」。左下鈐印朱文:「□□」。
出處:葉仲霖,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國立臺灣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