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編號:11200602012b
類別:器物類\藝文品
不詳
藏品說明:鈸,又名「鐃鈸」、「鈔」,根據尺寸不同分為大鈔、小鈔,臺灣傳統戲曲後場打擊樂器之一。鈸身以銅製呈圓形,中部隆起如半球狀,其徑約全徑的二分之一,正中有孔,穿細繩條或布條。以兩片為一副,相擊發聲。演奏時以中央突出的半圓型為手持之固定點,左右手各執一面互相敲擊發聲,種類繁多,音色各異。
該文物直徑為20.5公分屬於中鈸。一般而言,大鈸的鈸身直徑為24公分以上,演奏時聲響足以令人驚心動魄,獨奏卻又有凋零空虛之感,而民間鑼鼓隊所使用的大鈸其直徑則在50公分左右,重達3公斤以上。中鈸又叫鐃鈸,發音響亮銳利,外圍直徑大約為24公分。小鈸直徑約為4吋,發音清脆爽朗,與小鑼搭配使用,可表現喜悅輕巧的情緒。
該樂器由呂憲光所贈,呂憲光為呂訴上之子,呂訴上為臺灣早期投入研究傳統戲曲的先驅,六〇年代左右呂訴上曾拜訪當年許多的傳統戲曲劇團,這批文物應是當年由劇團主所致贈。
典藏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