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武場樂器(磬)
登錄號:11200602012h的圖片(11200602012h_A002.jpg)(CC BY-NC),第1張,共1張
  
登錄號:11200602012h的圖片(11200602012h_A002.jpg)(CC BY-NC),第1張,共1張
館藏編號:11200602012h
類別:器物類\藝文品
不詳
藏品說明:磬,為打擊奏體鳴樂器,是道教宮觀與科儀中常用法器之一,也稱為「法磬」、「僧磬」。屬「八音」中的「石」音。磬以石、玉或金屬為質地,形狀像曲尺,為矩形,可懸掛在架上。數量不一,有單一的特磬,也有成組排列的編磬。以木石敲擊,便能發出清脆的撞擊聲。磬,最早用於先民的樂舞活動,後來用於歷代帝王、上層統治者的殿堂宴享、宗廟祭祀、朝聘禮儀活動中的樂隊演奏,成為象徵其身份地位的「禮器」。
現今道教宮觀與儀壇裡,矩形懸掛用石玉質磬已經被缽盂狀銅質磬代替,並且有體積較小的碗狀銅磬,稱碗磬。
該樂器由呂憲光所贈,呂憲光為呂訴上之子,呂訴上為臺灣早期投入研究傳統戲曲的先驅,六〇年代左右呂訴上曾拜訪當年許多的傳統戲曲劇團,這批文物應是當年由劇團主所致贈。
典藏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