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器物類\商業財產
主題類別:碑碣拓本
年代:1934~1934
尺寸:寬:92 x 高:180cm
尺寸描述:原碑尺寸(寬):92.00 , 原碑尺寸(高):180.00 , 原碑尺寸(厚):0.00
釋文:古來所以造立伽藍堂塔莊嚴者,蓋因佛祖正覺之妙道。相傳眾生得大解脫,其福德勝一切有財寶,此護持無上菩提亦□重諸善之圓成,實所謂世上之至寶也。
溯自東山寺建立起源,蓋自經五星霜之元屏東臨濟宗布教所。昭和□年二月,本宗信徒關係者一同協議改稱寺號。蓋東山為名者,乃照陳江山氏之提議,其取議由於六祖太開東山法門;且寺地之東有山,如屏地號屏東以東山為名,兩得其義。於是將布教所所屬財產正式改為寺有,寺之鞏固茲如磐石。
自□□□年七月二十八日,提出大本山妙心寺管長及臺灣□□□;同年八月十五日始受公認,而眾議推舉元佈教所主任陳詮淨禪師繼承龍泉寺之法系,為當寺第一代住職。就其任也,其徒鳩集眾信,法幢倍振,寺貌亦頓揚美觀。
就中黃氏質,張氏儉、陳和尚、曾氏掽妹、莊氏阿隋、陳朝清、吳錦和、葉瑞雲、陳螟蛉、鄭朝棟、盧超偉、施福義、林慶雲、王清江、郭賜,各篤志者極力援助,更加其他護法樂善諸同人之協力,乃重新改築大雄寶殿及拜亭,更加新築禪堂、祖堂、功德堂、報恩堂、男女兩客室外廊大寮及二箇所之涼亭。加之組織觀音會,置買崇蘭三田八番外四筆計壹甲壹分六厘三糸之土地,以為本寺基業。是本寺法、食兩輪之得常轉,可謂週備之至矣!然欲冀正法、宣揚永垂教化,隆昌圓成佛道者,蓋亦諸緣之吉祥,此本寺之沿革概況云。皇風永扇、帝道遐昌、佛日增輝、法輪常轉。
金二千五百円黃氏贊,每名金四百円陳詮淨、鄭朝棟,金二百円慎省德修堂,每名金百六十円王心榮、東興仁記,金百三十円張氏儉,每名金百円陳朝清、陳和尚、李開胡、平山寅次郎。金七十円林石宇,每名金五十円吳錦和、王加志、陳江山、盧郁、李愿、黃氏葉、興業合資會社。金四十五円陳氏良女,每名金四十円郭氏雅、林氏年、董興,每名金三十円鄭桐、郭跟、胡知頭、李開榮、郭能望、邱永順、宋連登、陳惠蘭、藍漏秀、葉英茂、黃萬炭、盧超偉、王氏玉環。
每名金二十円王丁賀、張清復、謝奇生、吳樹、杜氏緞、蔡氏巧、林氏春。每名金二十円林望三、呂萬和、陳萬根、李永琛、蘇嘉邦、林耀明、陳崑木、劉成扶、邱潤寬、王清江、邱耀煌、蔡媽基、陳芳郁、錢叭、林惡、吳氏省、楊氏葉、陳氏英、周氏春、鍾氏庚妹、劉氏登妹。金十七円柯松,每名金十六円徐許謀、蘇氏畫、許德。
每名金十五円蕭宗周、黃永權、陳添丁、陳文聰、許永福、許神安、侯啟明、侯江、黃定、陳氏庚妹、林氏元妹。每名金十五円李免、葉乞食。每名金十二円貝益、高氏貴、高氏秀英、黃氏銀鑼。
每名金十円曾金量、郭蔡淵、施福義、嚴德成、蔡興家、李作規、潘阿寶、謝家祥、蕭阿念、陳福清、許發榮、蔣添財、劉文和、王國彩、鄔金生、李蓋祥、劉炳芳、楊阿老、葉宗鑫、翁項和、王浴沂、潘龍順、謝火爐、鄭錫榮、劉傳進、楊添庭、陳海淋、莊玉霖、王國馨、林松香、孔清誥、藍建南、徐阿北、林欵生、蘇允棟、黃其郁、楊枝興、呂再生、卜萬喜、鄭善大、許溪水、林漏賊、劉福喜、蕭順宜、許庚?晼B林大樹、尤欽量、金成春、陳石頭、陳老致、吳水鏡、陳池清、連接泰、錢清平、葉瑞清、曾成龍、黃獅鍋、林小籐、曾新頂、蔡月德、李禮郎、成美許天賜、鍾阿添、邱財順、王石德、葉三、蔡達、蕭絹、李江、陳祥、陳慶、江坤、捷興、陳桐、吳丙、張明、高允、鄭鑾、黃沛、陳路、黃水、梁蔭、侯海、蔡發、茂庭、鄭拋、林氏甘、洪氏秀、陳氏娼、王氏聽、郭氏燕、林氏吉、鄭氏絹、鄭氏物、吳氏念、呂氏和、曾氏涼、張氏緣、詹氏驢、蔡氏却、黃氏美、黃氏□、鄭氏萬、陳氏貼、李氏箱、杜氏寡、張氏近、尤氏純、陳氏參、蔡氏籠、鄭氏固、童氏鑾、陳氏月、董氏?晼B陳氏進、蘇氏鵠、鄭氏不、周氏牙、陳氏好、陳氏秀妹、蔡氏梅玉、林氏龍珠、曹氏阿□、盧氏二姑、陳氏双春、賴氏笋然、王氏如意、林氏來發、李氏冬妹、黃氏三妹、李氏接文、王氏月裡、邱氏滿妹、顏氏清玉、吳氏阿遷、邱氏阿妹、黃氏阿妹、鄭氏老牙、曾氏金系、徐氏阿娣、張陳氏退、張氏紅米、高氏稅、鄭氏意、董氏杏、楊三麟、林賀。
昭和九年歲次甲戌佛誕日,東山寺住職詮淨領眾敬立
取得方式:採拓
藏品描述:本物件為西元1934年(昭和9年)該寺重建紀事,詳述沿革,寺名由來、敦聘住職、重建規格等情形,文末開列捐款者姓名與金額,以垂不朽。原碑舉凡日年號,皆遭後人磨去。東山寺主祀釋迦牟尼,源自佛教臨濟宗,西元1929年(昭和4年)重新改建,並以「六祖大開東山法門,且寺地之東有山如屏」,故名東山寺。
登錄號:19860010016
典藏單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