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傾訴
登錄號:20000010022的圖片(20000010022_P001.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00010022的圖片(20000010022_P001.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00010022的圖片(20000010022_P002.jpg)(),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00010022的圖片(20000010022_P003.jpg)(),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00010022的圖片(20000010022_P004.jpg)(),第4張,共4張
文物分類:藝術類\工藝類
藏品描述:玻璃工藝創作「傾訴」,主題是以抽象的人形立像,表現倚靠在街燈下的孤寂感,作者為藝術家邵尊民。從玻璃工藝的類型來看,是屬於熱端加工的脫蠟鑄造玻璃,再加上鑄鐵焊接而成的裝置表現,其工序工法如下:
第一、首先是完成作品造形的「原型」,本作品是直接以蠟塊透過雕刻工具「雕蠟」製作「原型」,直接完成「蠟胎」。
第二、接下來正式展開鑄造的前置作業,也就是製作耐火(熱)石膏模(以下簡稱石膏模),本作品的正面與背面皆為平面,因此適合以其中的一面為鑄料口,亦即將作品的「蠟胎」平放,進行翻製耐火(熱)石膏模。首先是以可組裝拆卸的模板,將蠟胎圈圍包覆後製作外筒,同時再以相同材料另於下方附加筒底。接下來將調和完成的石膏液徐徐注入筒內,直到蠟胎完全被石膏包覆為止。此階段必須透過抽真空的作業,以消除氣泡,獲得完整的石膏模。
第三、待石膏模升溫、凝固硬化之後,便進行脫蠟的作業,透過升溫加熱的方式,將石膏模內的蠟熱熔成液態後流出。當所有的蠟質流出脫盡之後,石膏模內的空間即是日後玻璃鑄造的造形。
第四、在脫蠟完成的石膏模內,正式開始進行填料作業,也就是先將石膏模上下倒置,使底部的鑄料口向上,再將玻璃碎料填入石膏模內。本作品使用的是褐色的「塊狀」鉛玻璃鑄料。由於在鑄造的過程中,玻璃塊之間的孔隙會因高溫熔融而縮小,甚至消失,因此填料要高出鑄料口,必要時要在鑄料口上方放置承載玻璃鑄料的「套模」。
第五、待石膏模的填料作業完成之後,正式展開窯燒作業,即將石膏模移置到窯爐之內,並在一切準備工作就緒之後,便關閉窯爐、啟動開關。在高溫窯燒的過程中,石膏模內的「玻璃塊」開始熱熔與重新熔合,並且依據石膏模內的空間熔融成形。
第六、經過窯燒作業的完成,並在等待一段時間的徐冷流程,即可一一取出石膏模再逐步清除石膏,玻璃作品便逐步地顯露出來。當石膏清理完畢的玻璃作品,仍須再經過噴砂、酸拋光,以及「底部」(鑄料口)」研磨與拋光的作業,方能完成脫蠟鑄造的玻璃物件。
第七、在脫蠟鑄造作業的同時,透過鐵工進行金屬焊接的配件,首先是將鐵管切割成若干的小管,然後一一焊接組裝成曲線的燈桿、燈座,以及象徵人形的手足;另一方面則以切割完成的鐵板,焊接出人形裝置的底架;然後再將前述的金屬焊接配件,整體焊接在四足的矩形鐵架底座上。最後便以膠合的方式,將完成的脫蠟鑄造玻璃成品,組合在預先留置的底架空間之內。
論及作品的主題「傾訴」,是以複合媒材的形式,表現形單影隻的人物,孤獨地徘徊在街燈之下,似有說不盡、道不完的心事,對著同樣是孤寂街燈娓娓傾訴。

登錄號:20000010022

管理單位: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
典藏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已瀏覽清單
藏品(大屯細辛)的圖片